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G7财长会议结束,联合声明,剑指中国。由美国财长耶伦炮制出的“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成为了G7定调的主声浪。尽管法国和德国对华措辞较为温和,但还是一致通过了联合声明。有媒体说,G7内部裂痕。法、德真的反对美方提出“中国产能过剩”吗?G7“对华摊牌”,法德究竟站哪一边?

我觉得,许多媒体解读,都是“自作多情”,如果法国和德国真的反对美方的“中国产能过剩”,为什么会同意发表态度一致的联合声明呢?法德所谓的一点“不同声音”,确实折射出法德两国在美方主导话语下的“尴尬”。同时,法德的表现,也是一个理解法德对中国真实态度的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第一,我认为,法国和德国并不反对“中国产能过剩论”。从产业竞争的现实角度看,中国新能源汽车,横扫欧洲。法德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优势不在。说一个数据,德国进口中国电动汽车的比例,同比增长261%。与此同时,德国引以为傲的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不断下滑。市场节节败退,技术赶超无望!请问:站在他们的角度,如果“中国产能不过剩”,那什么过剩呢?日本车过剩?美国车过剩吗?所以,这些老牌国家,旧欧洲国家,包括这一次叫嚣得非常凶猛的意大利,对美国炮制出来的“产能过剩”概念,是感同身受的!甚至,可能还“恍然大悟”,哇!还是大哥水平高啊!——真会整词啊!这一点,我们要很清醒。第二,法德两国所反对的, “心存疑虑”的,或者说与美国步调不太一致的地方,是在对付中国产业强势崛起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就是:不希望用贸易战的激烈手段激化与中国的矛盾。两国的财长都强调:贸易争端只会导致双输局面,没有赢家。法德提倡通过对话和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强硬的关税措施,或其他激烈的贸易对抗手段。

那么好了,为什么法德为什么没有和美国及其他兄弟国家保持完全一致的立场呢?道理也很简单。首先,经济上,他们和中国有着大量的合作,而且,从合作中受益!法国,2023年,中法贸易总额,高达789亿美元;中国对法直接投资,48.4亿美元。此外,法国农产品对华出口,实现了 “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的快速协同机制。如果,跟着美国一起“硬钢”中国,中国一旦采取反制措施,砸的不是自己家的锅吗?第二,政治上,无论如何,法德还是欧洲大国,是欧盟的领头羊,他们也必须和美国保持适当的距离,保持政策自主性,而不是完全沦为美国的附庸。

总结一句话:法国和德国并不反对“中国产能过剩论”的基调,反对的是以“贸易战”方式对抗,激化中国的矛盾。最后,再多说一句。G7是一个多边平台,在多边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所有成员国的平衡和整体利益,而非单一或少数国家的反对。而且,声明在涉及对华反制措施上,使用了一些模糊语言,并没有明确摊牌,这也是法德能够接受的一个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