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忆重塑:

清华大学文物建筑明斋门厅室内空间设计营造研究

陈虹羽1, 杨扬2,杨毅1,杨胜1

1 昆明理⼯⼤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昆明 650504

2 无预设建筑设计工作室,上海 200085

【摘要】以清华大学历史文物建筑明斋门厅室内空间营造设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现场测绘,阐释建筑师以记忆作为理论方法的具体空间营造与设计操作步骤。指出建筑师从记忆重塑出发,如何重塑历史空间的营造过程,从而延续空间记忆,凸显场所价值,赋予建筑更深刻的内涵与意义。重点阐述了通过空间设计唤起历史记忆的创新方法,提出了记忆重塑在文物建筑空间设计中的价值、意义与重要性。

【关键词】 记忆重塑;明斋、门厅;空间营造

0引言

建筑遗产(heritage architecture)作为一个表示历史建筑的身份属性的概念[1],其人文价值与保护价值受到诸多关注。1931年的《雅典宪章》提出:保护一座文物建筑,意味着要适当地保护一个环境。任何地方,凡传统的环境还存在,就必须保护。凡是会改变体形关系和颜色关系的新建、拆除或变动都是决不允许的。促进了从事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越来越注意到,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修复问题的重要性。诚然,文物建筑的修复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其目的是充分保护并再现文物建筑的审美和历史价值,必须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的文献[2-3]。修复过程中不能有任何臆测,任何不可避免的添加部分都必须与原始建筑外观明显地区别开来,且需被看出是当代的设计。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修复前和修复后都应进行考古和历史研究。

2000年以来,大量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更新的实践项目陆续出现,在相应的遗产更新实践中,存在建筑空间更新保护不协调,建筑风貌延续性不足,特别是室内空间修复呈现出较为现代化,与历史记忆脱节的情形。自哈布瓦赫(Halbwachs)首次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后,指出社会记忆关注的是人们的想法怎样在社会中整合在一起,如何受到社会安排的结构性限制。他认为:人们头脑中的“过去”并不是客观实在的,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4]。而建筑空间的修复是不是也可以与过去产生串联从而获得历史记忆呢?因此,本文以清华大学文保建筑明斋为例,研究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以“记忆重塑”作为方法,从记忆场景的视角对遗产室内空间设计过程进行跟踪走访,提炼室内空间营造设计策略,同时拓展以“记忆”作为理论的实践研究,为其他文物建筑修缮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1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大楼——明斋的历史

明斋作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馆办公大楼,位于清华大学的核心地理位置,处于重要的校园节点空间。历史中的明斋经历了空间的重塑与变革,承载了清华人重要的历史记忆。从1916年,美国建筑规划师墨菲(Henry Murphy)为清华大学进行学校总体规划,墨菲沿用了布扎式校园规划体系,以西洋建筑形式作为设计原型对整体校园进行了规划设计开始。到1929年,清华聘请天津基泰工程司完成清华总体规划[5](图 1),杨廷宝先生开始为清华设计第二期校园规划,包括清华大学生物馆,气象馆,图书馆二期扩建,以及新学生宿舍明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清华大学校园明斋总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早时的明斋时称“四院”①,是国立清华大学第一栋学生宿舍,总面积4417平方米,南北长36.4米,东西长90.7米。三层建筑,建筑的四个角上都设有门,主要入口设在东南和西南转角处,中部设置过街楼,便于南北的穿行。60-80年代的明斋已经成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馆(图2),成为一处办公地点,据调查,明斋成为社科院办公地点后,将部分房间功能进行了调整置换,在1964年11月30日有一次冷热水管道的改造记录,在1982年有一次室内供暖改建记录,对其内部水暖技术进行改造。中部的过街通道变为社会科学院的门厅,左右两侧设门,空间格局较为封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明斋门厅设计施工前老照片 来源:笔者自摄

自2017年开始,明斋门厅经过前期审批(由清华文保办和北京市文保局负责),由白象集团董事长姚忠良先生出资,对明斋门厅空间重新进行设计营造,作为社科院办公楼重要的空间节点场所,究竟该如何诠释门厅作为一种日常办公与交往空间的含义?对于设计者期望通过门厅营造重塑历史记忆的做法引发了对空间如何唤起记忆的讨论。

2 集体的记忆书写与建筑空间生产

空间是物质的,也是有生命的。空间依托记忆的传承将人文、景观定格在每一个时间片段上,给与后人不断的想象与回忆。空间中有个体记忆,每一个人在不同的空间中有不同的理解与回忆,个体记忆来源于集体记忆[6],集体记忆维系了空间的过往、空间成为了文化记忆的容器。集体记忆的研究首先源自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他认为共同回忆创造了一种凝聚感,哈布瓦赫认为:记忆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人们通常获得自己的社会记忆。扬·阿斯曼发展了这一研究,将集体记忆区分“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前者是短暂的、易逝的日常生活记忆;后者则是过去中的长期的记忆过程。记忆不断积累并以文字书写不断记录,或者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存在,变为一种社会价值[7]。正如常青先生在《历史建筑修复的“真实性”批判》中提到:建筑空间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保留对逝去事件的记忆、保存人类造物的标本; 作为象征性纪念物表达某种场所的精神[8]。

在实践项目中,能捕捉到通过空间营造唤起对历史记忆的追溯,让历史场景重新复活,让旧的记忆与新的空间实现交融的手法。文丘里设计的母亲住宅在主房间有一个大型烟囱。光线从上方环绕着烟囱的楼梯中穿过,像巴洛克式的祭坛一样充盈着对罗马的情感,重构了文丘里母亲的记忆。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香山饭店融中园古典园林艺术,人文积淀厚重;建筑群凭借山势,院落相问,高低错落,白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错落有致,复活了园林建筑的精髓,唤起人们对江南水乡的记忆再生,记忆与建造相伴而生。魏春雨先生设计的中国书院博物馆秉承岳麓书院藏之名山的设计原型,控制建筑高度,达到“藏”的形制。提取书院“斋”的意象,消减空间体量,与岳麓书院形成呼应,整个建筑运用当代材料和建筑语汇,同时也唤起对传统书院消隐于世的回忆。

(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责任编辑 | 吴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