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车企和常规新势力之间,鸿蒙智行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鸿蒙智行,即华为成立的鸿蒙智能汽车技术生态联盟,旨在与汽车主机厂合作伙伴一起,推进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因此汽车智能化,是鸿蒙智行车型的最显著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出席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论坛并发表致辞,首次提出了“卷价格不如卷价值”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雷军、比亚迪王传福等车圈大佬也出现在了该会议上。其中,以小米汽车雷军为代表的汽车品牌,更倾向于依靠供应链体系为自身赋能,在保障盈利的基础上用“拿来主义”实现自己的造车梦,再在汽车上“修补”细节配置,从而打造爆款。

从两位老总的发言不难看出,余承东拥有更大的格局和野心,不过他确实应该有这样的自信:今年1-5月,鸿蒙智行累计销量持续领跑中国新势力汽车品牌。不仅如此,在6月1日开启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车展上,鸿蒙智行另外带着全家族品牌与重磅新车“国民SUV”问界新M7 Utra、“行政级豪华旗舰轿车”享界S9悉数亮相。

创新汽车合作新业态,鸿蒙智行找对汽车创业风口

深度洞察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总体特性,即从增量转向存量,人们对汽车购买拥有了更大的选择资本,因此更高程度、多元化地贴合用户需求,是车企活下去的根本路径。于是华为率先开启智选车模式,又从智选车模式到鸿蒙智行生态地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来看,鸿蒙智行是华为智选车模式的一次战略升级,它不仅利用了华为过去三十多年在ICT领域的智能汽车增量零部件产品、技术解决方案,还整合了华为终端过去十多年消费者业务积累的质量管控、销售服务、品牌营销等经验,给汽车合作伙伴带来实质支持,帮助汽车品牌盘活自己的产能资源,带来企业命运的新生,一起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上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前的中国汽车生态中,鸿蒙智行与汽车合作伙伴走到一起,整体发展方向只有两个——新能源和智能化。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43.7%,如何推动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只依靠政策支持的车企是扶不起的巨婴,企业自身更需要发挥创新能力,真正理解用户需求,推动汽车产品和服务的变革。与此同时,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AI大模型等,不仅是用户对新时代汽车的主要需求,也是大国汽车产业之间竞争的决胜领域,这不仅事关企业发展,更与国家产业优化和未来技术地位紧密相连。

新时代汽车技术派,鸿蒙智行国内豪华市场格局

自成立以来,鸿蒙智行就集中力量办大事,扎根硬核技术。截至目前,它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乃至整个汽车行业明显的技术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智能汽车自主可控产业链上,鸿蒙智行依靠华为在HarmonyOS、AOS、VOS三大操作系统领域积累的大量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成为汽车圈不可忽视的技术角色。尤其是芯片和操作系统关键领域,鸿蒙智行更是一直推动着国内汽车产业打造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HUAWEI DriveONE高效电驱平台为例,它能自主协同实现更优秀的动力、续航表现,并通过OTA不断迭代进化,还依靠云端大数据网络学习用户的驾驶习惯,为用户在不同路况下智能带来适宜的动力、扭矩和能耗等表现;再比如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依靠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感知硬件,以及华为领先行业的算法优势和强大算力,能实现不依靠高清地图的智能驾驶。该系统不仅在常规智驾功能上表现灵敏、迅速,更在大车避让、鬼探头识别、夜间智能驾驶上实力突出。

卖得好才是真本事,鸿蒙智行跻身车圈顶流之选

余承东认为:“卷价格不如卷价值”,这句话非常适用于竞争到后半场的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减配降价、低质用料的现象,一些车企错误地认为只要价格够低、掌握了成本优势就能大杀四方。殊不知当消费者开始清醒,此类车企将完全被品质口碑所反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鸿蒙智行旗下车型,不仅软件更新快,硬件也在不断升级,比如鸿蒙车机、全铝合金底盘等,树立了强大的品质标签。另外在汽车销售和生态交互上,鸿蒙智行正在用消费电子的方式,击败传统车企:从问界新M7的垂直上量,到问界新M7 Ultra发布即交付,鸿蒙智行在不断打破行业规则,告别“产能爬坡”和用户长时间等待,真正实现了令消费者满意的交付,这背后所体现的,正是华为强大的体系实力。

江湖车评:

正是基于对商业模式、技术和车型的实力积累,鸿蒙智行目前已经实现了“问界、智界、享界”三界鼎力的局面,且目前上市车型的销量,也稳居中国新势力汽车品牌头部阵营。不难看出,实力+人气大IP——鸿蒙智行,未来还将有更多“界”加入,我们也期待这些“界”能够击垮中国传统汽车市场那些固有的顽疾,带来更多真正对得起消费者的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