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率领俄罗斯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俄行动”,表面上美国一直在针对俄罗斯,实际上拜登还在策划更大的阴谋,反俄只是次要目标,美国想借助俄乌战争一举把控全球粮食命脉。

作为全球两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与俄罗斯爆发战争后,直接导致全球粮食价格出现极大波动,美国总统拜登在5月11日表示,当前美国能够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取代乌克兰的粮食供应国地位,要用美国农民去缓解当前俄乌冲突造成的全球粮食价格飙升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印度也敲响了警钟,莫迪政府突然宣布禁止小麦出口。5月14日《印度时报》报道,为管理该国粮食安全,印度政府已将小麦出口列入“禁止”类别,但仍可以批准对邻国和脆弱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支持。

当前美国正在利用危机和掌握的粮食霸权地位,进行新一轮全球粮食供应体系的“洗牌”。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事关国家独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战略物资。鉴于粮食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特殊性,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教授认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应根据粮食短缺状况而非军事冲突来重新界定国际安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粮食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它与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密切相关。

从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考量,美国将粮食战略品的属性上升为粮食霸权的属性。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经提出:“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全人类”。

美国把粮食援助、商业出口或粮食禁运作为拓展国家利益手段的主要表现有七个方面:

一是以粮食援助换取他国在政治、外交和经济贸易上的让步;

二是遏制或打压其他国家的发展,以免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三是获取美国所需要的矿物资源和能源等战略资源;

四是操控粮食出口价格增加外汇收入;

五是影响其他国家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投票表决权;

六是在民主、人权问题上向他国施压;

七是赢取对美国军事行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当前拜登政府开始动员美国粮食供应体系的供应能力,是凸显美国地位的做法。当前欧洲各国由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高压制裁苦不堪言的当下,美国出面表示自己能够解决粮食问题,实际上也是在警告欧洲:如果不跟进到底,那么当前的苦日子马上会变成缺油缺气缺粮的“绝境”。利用粮食战略,美国将继续把欧洲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类似的事情早就已经发生过了:在20世纪50年代,国际上共发生了10次粮食禁运,其中8次是美国为维护国家战略利益而发起的。

尽管当前俄乌战争已经影响到了西方阵营国家的粮食供给,美国还在不断强化粮食作为国际竞争格局中,国与国之间利益博弈重大筹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粮食战略能源化。面对世界不断增加的粮食需求,美国通过生物燃料计划,改变部分粮食的基本用途,加剧粮食供求矛盾,提升粮食的战略地位,推动粮源争夺战升级,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和政治稳定。

二是粮食战略跨国公司化。目前,国际粮食市场被高度垄断,四大跨国粮商控制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其中前三位的米德兰、邦吉、嘉吉公司都是美资。美国借助跨国公司的力量,利用WTO自由贸易体制,通过高补贴政策、高技术支撑、高资本控制、高市场操纵等手段,控制相关国家的产业布局、粮食生产收储、加工、流通等重要环节,依靠其在生物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垄断种子生产销售,威胁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操纵粮价作为转嫁经济危机和打击新兴经济体的最有效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美国学者苏珊指出,美国以粮食为武器,摧毁了中东乃至于欧洲国家的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体系。

三是粮食战略金融化。为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维护美国和美元的主导地位,奥巴马政府通过量化宽松、美元贬值和控制粮食期货市场等措施,构建了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联动的复合金融体系,扩大了传统金融市场的外延和内涵,粮食“金融化”趋势愈发明显。这不仅无形中推高了国际粮价,攫取粮食市场的垄断利润,改善美国的贸易逆差,消减财政赤字,而且借机强化了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输出金融风险,助推了发展中国家输入性通货膨胀,加剧了收入不平衡,增加了粮价波动风险,引发粮食金融危机,加大了他国的政府治理风险,而美国则借此坐拥垄断全球粮食市场所带来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政治的风险收益。

尽管美国的粮食援助和粮食外交名义上奉行人道主义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为宗旨,以促进受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但究其根本,粮食援助是美国实现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粮食援助政治化并以此作为维护世界霸权武器,是美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实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印度而言,收紧粮食出口有三个好处:

  1. 使得印度能够暂时在当前美国主导的粮食供应链的“洗牌”进程之中暂时“隐身”。
  2. 第二,使得印度方面能够通过收紧小麦出口的方式推高粮食价格,帮助俄罗斯“解围”——俄罗斯亦是国际主要的小麦出口国,能够从中获利。
  3. 第三,控制小麦出口将可能会对中东国家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全球小麦价格曾经从 2010 年 6 月到 2011 年 2 月翻了一倍,这对靠进口小麦为生的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就包括埃及、阿联酋和沙特。一旦俄乌冲突的后续影响波及到产油国,产油国与美国之间的裂痕将会持续加深。

那到时候,美国这出借粮食巩固自己霸权体系的“张良计”是否会变成“馊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