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为改编长篇虚构小故事,请理性观看,切勿对号入座】

在阅读此文章之前,感谢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能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2022年,已经69岁的齐桂芬踏上旅途,经过大半天的远行,终于来到了阔别45年的“第二故乡”——李家庄。

此行,齐桂芬的目的不止是为了追忆往昔,更重要的是,找到当年那个被自己抛弃的可怜儿子,听他叫一声“妈妈”。

可当齐桂芬终于站到陌生又熟悉的家门口时,儿子却一脸冷漠:想让我叫你妈妈,先在北京给我买套房。不然就死了这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就毫不留情将大门关上,任凭齐桂芬如何呼唤,都不肯再出门见面。

那么,在齐桂芬身上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下乡插队

众所周知,在特殊年代总会有特殊事情发生。印刻在40、50年代年轻人脑海中的特殊事情,就是“知青下乡”。

当时,为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提供就业岗位,也为了让已经逐渐脱离工农群众的城市人,重新了解到农村,上面一声令下,就有无数年轻人的命运就此被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桂芬也不例外。

1953年,齐桂芬出生在上海一户职工家庭中,父母都是工人,属于那个年代“吃铁饭碗”的人群。小时候,齐桂芬也曾隐约记得,好像有那么几年,家里粮食总是不太够的样子。但终究没有饿过肚子,加上后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所以这个小姑娘并没有过多去想背后的问题。

和其他同龄人一样,齐桂芬在父母的庇护下,和哥哥一起进入学校读书,一路念到高中。那时候,工厂岗位还是“继承”制,而哥哥又因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身体留有残疾,无法胜任父母那份工作。所以,高中毕业后的齐桂芬并没有着急出路,只是安安心心在家等着父母的接班。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时间来到1973年时,齐桂芬得知,上面已经发来调令,自己需要到农村去插队。

虽然已经20岁,但齐桂芬一天地都没有下过,是个十足的娇小姐,到了农村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加上那时候知青上山下乡政策已经推行了好几年,期间发生了一些女知青被人威逼利诱,被迫失去清白的事。齐桂芬非常害怕未知的前途,但调令已下,又不能不遵从。无奈,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来到陕北李家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家村是个典型的山沟沟小村庄,村里老百姓还过着传统的男耕女织生活。来到这里后,齐桂芬虽然也害怕了一阵,但在短暂接触后,发现村民们并不像流言中说的那样,这才放下心来。

当时,村里村长担心城里来的娃娃们不会种地,所以找到指导员商量,给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相应的学习搭子。

齐桂芬的学习搭子,是一个叫李胜利的年轻人。李胜利从小就跟着父母种地,是庄稼地里一把好手。加上这小伙儿有些腼腆,看到齐桂芬就不敢抬头,只握着锄头把一门心思干活,连句像样的话都说不出来,完全不像坏人。所以,齐桂芬很快就和李胜利熟悉起来,并从他这里学到了很多农业知识。

当然,在学习和劳动之外,她也会忍不住逗李胜利。看到这个不善言谈的憨厚小伙被自己逗到满脸通红,齐桂芬总是会开朗的大笑着。

时间长了,这个开朗乐观,又幽默健谈的姑娘,不知不觉就走进了李胜利心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为伴侣

1977年,陕北女知青抛弃丈夫孩子毅然返城,45年后再上门,儿子却说:想让我叫妈,现在北京给我买套房子。

在下乡插队期间,齐桂芬逐渐和李胜利成了好朋友。刚开始李胜利还羞的不敢搭话,可日子长了,胆子也慢慢打起来,会在劳动之余,接着齐桂芬的话茬说些小趣事。

齐桂芬头20年一直在城市长大,哪里知道农村到底多有趣?每次李胜利给她讲趣事时,她总是听得十分认真。有时候李胜利干活累了不肯讲话,齐桂芬还要缠着他求他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齐桂芬心中,李胜利就是她下乡插队以来,最好的好朋友。但她不知道,在李胜利心中,她不仅仅是好朋友,更是心上人。

李胜利比齐桂芬要大上几岁,在齐桂芬下乡第二年时,就陆续看到有媒人进出李胜利家。但不知为何,每次媒人都只来一趟,然后就没了下文。

齐桂芬也曾不解的问李胜利:“你得罪媒人了吗?怎么这么久都没定下来?”

李胜利红着脸告诉她:“没有,我就是跟他们说,他们介绍的我都不喜欢,让他们别在过来。”

齐桂芬听了更是好奇:“介绍这么多都不喜欢,你要娶天上的仙女儿啊。”

李胜利看着齐桂芬,没有接话。但在他心中,齐桂芬可不就是天上的仙女儿吗?

可这个憨厚的小伙子,在喜欢的姑娘面前,就是张不开嘴表白心声。齐桂芬又不知道他喜欢自己,两人就只好这样一天天当朋友过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有天半夜,齐桂芬突然发起高烧,村里能找来的土方法都不管用。队里有简单看过医术的知青说:“不能再这么烧下去了,再烧人就该烧糊涂了。得赶紧送到镇上医院打退烧针。”

话说着容易,但村里既没有水泥路,又没有自行车。唯一一头毛驴白天干了足足一天的活儿,这会儿怎么抽打都不肯再套车,离镇上十来里路,这要怎么过去呢?

李胜利看着烧到满脸通红的齐桂芬,心急如焚。眼见实在没办法了,索性也顾不上什么,将她往背上一抗,借着月亮光就冲了出去。

百十斤的人背上十来里,就算是铁打的汉子也得累瘫下。半路上,跟着一起来的知青几次提出要跟李胜利换换,李胜利一次都没有答应。

把心爱的姑娘交给别人,他实在是不放心。

终于赶到医院,李胜利早已累掉半条命。可即便如此,仍然忙前忙后照顾齐桂芬,直到看到她退烧后,这才长舒一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烧后,齐桂芬听其他人说,自己生病时李胜利快要急疯了。一时有些不理解:“胜利,只是发烧,又死不了,干嘛这么着急?”

此时的李胜利,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鼓足了勇气,眼一闭嘴一张,当着一帮人的面就喊了出来:“因为我喜欢你,心疼你!”

这话一出,顿时惊呆了在场众人,也惊呆了齐桂芬。

年轻男女,只要彼此不讨厌,有时候差的就是这句告白。

在李胜利大胆表露出心声后,齐桂芬只惊讶了几天,就哭笑不得的接受了这个事实。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憨头憨脑的小伙心中的仙女,竟然是自己。

之后的发展,就和人们预料的一样。两个到了年纪的年轻人,迅速坠入爱河。几个月后,就在村里人的见证下,一同走进了婚姻殿堂。一年以后,两人还剩下了个大胖小子,至此小家庭彻底圆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狠心回城

1977年,女知青抛夫弃子返城,45年后来找儿子,却被告知:给我在北京买套房,不然不认你这个妈。

结婚生子后,齐桂芬和李胜利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日日都黏在一起,任谁看了都羡慕他们的感情。

可老天爷似乎见不得人好,就在两口子最甜蜜的时刻,一个消息传来:知青可以返城了。

收到消息后不久,齐桂芬就拿到了返城通知。此时,摆在她面前的就是个两难抉择:是抛弃小家庭单独回城,还是留在这里蹉跎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坦白说,齐桂芬是真的不甘心在农村呆一辈子。可要她抛弃心爱的丈夫和才出生不久的儿子,她又实在不忍心。

无奈之下,她给已经当了厂长的父亲写信,询问是否能帮忙走走关系,将一家三口都接去城市。

父亲在回信中并没有正面回答此事,只是让齐桂芬先回来,要单独和她商量。

齐桂芬犹豫了好几天,最终还是决定,相信父亲,自己先回去商量商量办法,到时候再把李胜利和儿子一起接去。

可刚刚回城,父亲就直截了当的告诉她:我不可能接受你那个丈夫和孩子,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我已经给你找好了新对象,人家也不介意你成过家。你留在城市里,嫁个工人子弟才是正事儿。

就这样,还不等齐桂芬跟李胜利联系上,父母就张罗着将她嫁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后,她也不是没想过再回陕北找李胜利,但新婚丈夫一家把她看得很紧,后来生了小女儿后,齐桂芬也就只好认命。

多年来,她也曾犹豫过,当初没有和父母死扛到底,究竟是对是错。如果回去找李胜利,自己固然能和爱人孩子在一起,但注定一辈子都是农民。

嫁给二婚丈夫后,虽然两口子相敬如冰,但日子却一直都很好,女儿更是聪慧可爱。两相对比之下,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一生。

2022年,已经69岁的齐桂芬,送走了相伴几十年的老伴后,再也忍不住内心思念,决定回到李家村,寻找当年那个被自己抛弃的儿子。

经历大半天奔波,终于在一个已经焕然一新的现代化小村庄中,打听到了李胜利家住所。相隔45年再次见面,两人都已经白发苍苍,好像有一肚子话要说,但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屋内,已经四五十岁的儿子出来查看情况,齐桂芬急忙上前,含着眼泪说:“儿啊,我是妈妈。”

可儿子不仅没有见到母亲的激动,反而冷冰冰的说:“我妈早就死了!要是想让我叫你妈,除非在北京给我买套房!”说完一把推开齐桂芬,紧紧关上大门,任凭齐桂芬怎么呼喊,都不肯露面。

2022年的北京房价,哪儿是齐桂芬支付得起的?最终,哭干了眼泪的她,也只能将存了一辈子的20万,托人转交给儿子一家,希望能以此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内容,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加关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