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人民币朋友圈再扩大,伊拉克已加入,“石油人民币”未来要搞定海合会;
  • 美国要对华为下死手,继续收紧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遏制圈;
  • 美国众议长麦卡锡兑现反华承诺,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举行第一场“中国对美国威胁”专题的听证会,都聊了什么?
“石油人民币”的时代即将来临?

我一直在骂美国,美国政府的水平一届不如一届,但我也认为,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是有几届水平比较高的政府的。

罗斯福是一个典型代表,我个人认为,美国的世界霸权起于此人。

二战期间,有个著名的雅尔塔会议,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巨头齐聚一堂,聊如何分割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苏联和英国关注的是领土、边界和利益划分,说白了就是想多要一亩三分地。但美国不一样,他关注的是世界的运营机制,它想建立新的世界运营逻辑,在这里面美国要说了算。

所以美国牵头搞了联合国,后面还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等,这些说白了都是为美国霸权服务,搭建的基础设施。

美国之所以能维持今天这样的霸权局面,跟这些基础设施有相当大的关系。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霸权实用工具,那就是美元。

美元帮助美国主宰并收割全球经济。而美元的霸权,来自于美元石油定价体系。

二战后,美国霸权体系中,美元曾经与黄金挂钩。70年代美债危机之后,美元转而与石油挂钩。在打服了当时最大产油国沙特之后,跟沙特达成协议,凡是参与国际市场石油交易的经济体,都必须要用美元结算,美元自然也成为全球外汇储备货币。

“石油美元”也就成为了支撑美元全球大循环及美元霸权的重要商品支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们中国的突破口正是这里,我们要稳步搭建我们的货币“朋友圈”。

如今,美国跟沙特在石油出口上的竞争关系,导致双方渐行渐远,欧佩克产油国也同中国的关系也逐渐密切。

去年中国同海合会国家的会议中,人民币结算石油就已经成为了重要议题。

而且,伊拉克央行在二月下旬也给出最新宣布的消息,该行计划允许与中国的贸易直接以人民币结算。

该行还在声明中表示,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该行未来可能会提高其在中国银行人民币账户中的余额。

伊拉克是欧佩克国家中的第二大产油国,但一直饱受石油美元体系的困扰。伊拉克曾因为美国的侵略战争而经历数十年战乱,并长期受到美国控制。在10年代后期的反恐战争中,伊拉克逐步疏远同美国的关系,但随后就迎来了美国的“卡脖子”。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去年11月开始,美国财政部和纽约联储就开始对伊拉克商业银行的国际交易实施更严格的控制,迫使这些银行在动用外汇储备时遵守特定的SWIFT全球转账系统标准。

美国宣称这一举措是为了遏制洗钱和非法美元转移到伊拉克周边受到美国严厉制裁的国家,但却造成了伊拉克每天超过80%的美元汇款无法完成,出现了“美元荒”的景象,严重打击了伊拉克的商业银行体系,使伊拉克经济陷入困境。伊拉克多次和美国商谈放宽政策,但均无果而归。

于是在美国的压迫之下,伊拉克选择了人民币。如果继续在石油美元体系中挣扎,艰难恢复的伊拉克经济无疑会再次崩溃,伊拉克政府因此不得不选择更加值得信任的外汇储备货币。

这也是诸多产油国开始选择和中国加强合作的重要原因,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在石油美元脱离时代发展轨迹之后,“石油人民币”开始逐步走上历史舞台。

人民币的全面崛起已经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霸权之下选择转向人民币的还不止有海湾的产油国家。

在一年的俄乌冲突之中,美元所展现出的诸多风险已经让更多国家开始考虑增加人民币外汇,构建多元化的国际支付体系。

这其中最直观的案例自然是就是俄罗斯了。俄罗斯在开战前的时候已经有意识地减少美元外汇,增加黄金储备,但是在开战后,俄罗斯还是被冻结了近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和外汇储备。而且西方国家还多次开会讨论是否要违背资本社会的基本原则,侵犯俄罗斯的财产权,将俄罗斯的外汇交予乌克兰。

不论这些钱是否最终被交予乌克兰,西方开始在原则问题上动歪心思的那一刻起,美元支付体系,就已经开始失去全球信任。

俄罗斯在去年就实行了大范围的去美元化,发展本币结算贸易。在同中国的双边贸易中,更是直接开怀“拥抱”人民币。以往担忧本币交易可能产生相互经济影响的担忧在美元的失信之下已经荡然无存,大量中俄贸易在去年实行了本币结算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加布耶夫就表示,俄罗斯并不担心未来中国会对俄罗斯的经济施加过多影响。在美元的威胁之下,普京接受人民币是唯一理性的选择。

在二月份,俄罗斯财政部就已经宣布,会在2023年将国家福利基金中的所有欧元份额清零,只保留人民币、卢布与黄金。

在对其他国家的大宗贸易时,为了规避美国的经济制裁,俄罗斯在去年也尝试使用了人民币结算机制,反响相当不错。

俄乌冲突不断拖延,欧洲经济深陷困境,全球也开始担心美元武器化的风险,这从某种程度讲,正是人民币的机遇期。

人民币目前在国际结算市场已经发展成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第三大结算货币,是我们挑战美国霸权非常有力的抓手,未来我们的货币朋友圈还会更大。

中美之争是一场攸关生死的竞争?

当然,美国不会坐以待毙。

麦卡锡,在去年15轮反复投票之后,终于接棒佩洛西,艰难地爬上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之位,现在要开始逐步兑现他竞选时的反华承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新消息显示,2月28日晚,麦卡锡牵头众议院新成立的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举行了第一场“中国对美国威胁”专题的听证会。

这个特设委员会一听就是专门围绕跟中国相关的问题展开的。

而且这场听证会也特地选在电视黄金时间档,向美国全国播出。

目的很明显,那就是要跟全美民众说,我们要集中精神,应对中国挑战,不断推动跟中国“选择性脱钩”。

这是件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中美竞争开始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未来肯定会有更多中国相关政策出台。

我大概听了下听证会的内容,都是些车轱辘话,美国议员先把中美竞争形容为“攸关生死的抗争”,然后抬出数名所谓“证人”,把美国包装成受害者,说过去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坚持用缓和的态度和投资利益来“吸引”中国进行“改革”,希望中国为印太地区带来“民主和更安全的局势”,而中国却未像美国期待的一样发展。

这明显就是谎话连篇,美国版的傲慢与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我们看看历史就知道,在中美过去几十年的关系中,美国一直在施以霸权。

美国最早跟中国的关系缓和是为了利用中国对抗苏联;

冷战结束后,美国进一步投资中国市场,是因为美国自己在产业结构升级后需要廉价劳动力和商品;

1993年,“银河”号货船事件,美国肆无忌惮把我们的货船困在公海,上船检查,震惊世界;

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我们三名驻外记者牺牲;

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我们的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

这些都是在美国所谓的对中国最“友善”的时期发生的历史事实,美国从未停止过对中国遏制和欺凌,美国不能否认,我们也不能忘记。

而且在这几十年中,美国从未停止对中国进行价值观输出,他所谓的普世价值和“民主”理念只不过是让中国向美国屈膝臣服,像日本和韩国那样,成为美国的附庸而已。

美国的政客可以满口谎言,但历史不会说谎,美国历年来对中国的制裁名单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能对照美国对中国制裁的企业和年份,来看看美国政客口中所谓的“一厢情愿对待中国”究竟是哪种“一厢情愿”。

只不过我们没有像日韩那样成为美国附庸,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了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成了房间内的大象,美国马上一改要同化我们的想法,把我们当成炮轰的对象。

美国制裁加剧,对华为“下死手”

还有条重要消息,也值得我们关注。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埃斯特维兹2月28日对外透露称,美国政府正评估一项在特朗普时期制定的政策,该政策容许国内某些企业向中国电讯设备商华为提供低于5G水平的美国科技,而拜登政府希望限制这一政策,让华为彻底被美国“拉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还给拜登政府的企图找了个理由,声称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支持俄罗斯,还强调包括为伊朗无人机提供零件的中国企业在内,美国已把13家中国实体列入制裁名单。

此外,根据《华尔街日报》2月28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拜登还在考虑彻底吊销美国企业向华为的供货许可证。此前美媒在1月底已传出消息称,拜登政府已下令停止对美国企业核发向华为出口的供货许可证。

这种歇斯底里的流氓行为很符合现在美国给全世界的印象。全球有如此多的国家使用华为设备,但却从未发现有华为设备涉及监控或窃密行为,唯有美国在这一问题上大做文章,不断无端遏制华为,现在更是要下死手,彻底扰乱全球电信行业的供应链体系。

反倒是美国自己,在斯诺登曝光的“棱镜门”中,涉嫌对全球的监控与窃密,美国电信供应商也深度参与了这些政府信息收集计划,这些真正的违法者没有得到任何惩治,反而使一直合法做生意的中国企业被美国打上无端的表现,不断遏制针对。

但这种动用整个国家机器去打压一个无害民企的行为,不仅不能向世界展示美国的强大,还告诉全球人民,美国是一个脆弱、敏感且无能的国家,美国没有自己的国家自信,只能通过打击别人的合法竞争来寻求虚假的安全感和优越感。

华为是一个全球接受度极高的企业,美国想彻底遏制华为的行为,只会让美国市场和供应商自己损失利益。

在网络上有一句话流传很广:当你的敌人开始夸你的时候,你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当你的敌人气急败坏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你做的是正确的。

现在美国把中国当作敌人看待,而且如此气急败坏,正说明中国的道路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