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有两件事情值得一说,俄军轰炸了几座乌克兰的供电站,导致乌克兰部分地区的通讯中断;世界首富马斯克收购推特,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事件。这两件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我为什么要放在一起说?因为他们背后有着密切联系。

对,就是这位,世界首富、美国钢铁侠马斯克。如果不是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给乌克兰提供通讯支持,普京在冲突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把乌克兰的通讯掐断了。不是普京战略失误,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的参与者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自己的对手不管怎么被自己打击,其内部的通讯网络却始终没有崩溃,对手的指挥官可以始终确保自身对军队的控制与指挥,关于对手的一切也可以通过这套通讯网络直接与外界联系,以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对于战场上的弱势一方而言,这套通讯网络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称优势。

所以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何在这场俄乌战争爆发后,作为进攻方的俄罗斯要玩命掐断乌克兰的各种对外通讯渠道,而且不仅是政府和军用通讯网络要破坏,就连各种民用手机基站、光纤,基本是打到哪就破坏到哪。

但令俄军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切在战争进行到第三天就遭到了美国“钢铁侠”马斯克的阻止。

2月26日当天,乌克兰副总理兼数字化转型部部长米哈伊洛·费多罗夫在推特上向马斯克求助,希望他能向乌克兰提供星链网终端,帮助乌克兰人民抗击俄军。

仅仅过了10个小时,马斯克就回复称:星链网在乌克兰的服务已激活,更多的终端已在路上。

随后马斯克雷厉风行,在美国国际开发署以及各种社会捐助的支持下,一口气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10000台星链地面终端设备。原本在全球仅有25万用户的星链系统,一下子在乌克兰获得了15万新增用户。

当然在这之后,很多质疑之声就随之而来,其中最核心的一种论调,就是认为乌克兰与外界的各种通讯网络连接一直都没有断过,马斯克赠送的这些星链设备对乌克兰的对外通讯聊胜于无,其实就只是在蹭热度给星链打广告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乌克兰人自己显然不是这么认为的。之前向马斯克求助的乌克兰副总理费多罗夫如今已经成为星链和马斯克最忠实的粉丝。据他透露,星链网对乌克兰政府恢复被摧毁的领土网络通讯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支持。

比如乌克兰东北切尔尼吉夫地区村庄之间的光缆被俄军在开战早期摧毁,虽然仅有10公里长,但要重新埋设光缆通常需要几个月时间。而星链地面终端到货后,只用几个小时就将这一切搞定,甚至用一台终端就恢复了5个村庄的网络。

除此之外,更有媒体指出,乌克兰军方已经成功将星链与无人机结合在一起,极大扩展了无人机的情报传输范围、提高了情报反应速度。虽然这一消息并未得到乌军方证明,但也足以证明星链在战争中的价值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还是马斯克这个争议人物的力作,星链自然一直都是备受质疑的。从一开始嘲笑星链就是骗钱玩意儿,到之后指责星链占据国际卫星轨道资源,威胁他国航天器安全,甚至是让天文学家看不清天上的星星,外界对星链的指责与挖苦就从未停止过。

所以毫无疑问,随着这次在乌克兰的成功部署,星链与马斯克都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但请注意,接下来的这件事情,才是真正需要引发我们警觉的:

就在4月21日的一场专业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电子战主任戴夫·特雷珀对美国《防务新闻》透露,在发现SpaceX为乌克兰提供星链服务后,俄罗斯军方当然希望阻止这种行为,并且也的确在3月份就动用电子干扰手段进行了干扰。

但仅仅在受到干扰之后第二天,SpaceX公司就修复了相关问题,并且之后再没有让俄国人得手,其速度之快、反干扰措施之有效,令特雷珀这个美军的顶级电子战专家都大吃一惊。

随后特雷珀还举一反三的提到了美军从中吸取的一个教训,那就是俄乌战争的经验已经表明,电子通讯方面的冗余设计究竟有多么重要。“如果一套系统被对手的电子战攻击成功击败,美军必须确保自己的通讯与指挥可以继续在另一套系统上运行。”

而马斯克的星链系统证明了,这种“冗余系统设计”不一定非得是让军方再闷头花费巨量政府公帑去研发一套冷战式的无线电广播系统,而是要充分利用美国自身在网络电子通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充分调动相关产业的每一个参与者,以一种军民融合的姿态拥抱未来。

是的,与大众普遍的质疑与反感不同,美国军方作为新技术的执牛耳者,反而是近乎本能地从一开始就非常支持和赞赏星链的诞生。“星链”早已参与过美国国防部的战术数据交换演习,“星链”组建的卫星网络也已经成为美国太空军太空通信方面的指定作战要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注意,美国的太空军也已经加入进来。一旦彻底建成,拥有1.2万颗海量卫星的星链将大幅度增强美军宽带通信和精确导航能力,帮助美国抢占有限的低轨轨道和频谱资源,增强其全天候无缝对地监视侦察和太空感知能力,也会成为下一代太空攻防体系建设的基础。

所谓“太空战”,并非是那种由宇宙战舰和激光炮组成的遥远未来,而是随着一颗颗星链卫星的发射部署就已经悄然开始。

所以这种时候,我们还要对星链嗤之以鼻吗?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星链已经证明了自己巨大的存在价值,继续挖苦、攻击乃至否认星链已经毫无意义。从这一刻起,思考如何拥有自己的星链,才是产业界的同行乃至各国政府最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在这方面算是一直比较清醒的,相关技术跟踪乃至项目规划从未停止。早在2020年4月,我国就明确指出,卫星产业也是新基建范畴。

而根据国际电联ITU官网更新资料显示,中国在2020年11月就申报了两个巨型卫星星座的轨道和频率,卫星总数达到惊人的12992颗。

为了完成这个“巨型星座”,不仅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这些“国家队”纷纷参与其中,诸多民营卫星企业也广泛加入。从火箭发射回收到如何将卫星产能实现低成本、规模化量产,中国的努力一点都不逊色于美国和他们的埃隆·马斯克。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未来的太空,不会只有美军和马斯克的“星链”,中国的“巨型星座”卫星群,乃至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器,也会在其中熠熠发光。(文/晶晶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