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达敦煌,最想去看的是阳关。

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人们爱说一叶知秋,在我的想象中,秋之凉意,却抵不过独立阳关上的寒冷,因为你所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残漠荒坡、古冢坟茔,以及生命的寂寥!

阳关故址在敦煌城西南七十公里处,地势十分平坦,汽车任意驰骋,毫无阻碍,难怪人们常把“阳关道”比喻为光明大道。走在去阳关的路上,“阳关三叠”悲戚的旋律一直在我耳边萦绕。阳关,我多想如同岑参一样仗剑骑马,披一肩猎猎风沙,马蹄敲一路古典的浪漫,去叩响你森严的铁门,捕捉一缕古西域的诗情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途四周景色瞬息万变,极目天涯,云山浩渺,天高云净,大漠苍茫,平沙千里。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与蓝天冷峻地对峙着,偶而有红柳、芨芨草、骆驼刺等沙漠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古往今来,吟咏阳关的诗篇很多。王维还有“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张祜有“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出阳关第一声。”杜甫也有诗云:“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白居易也曾放歌“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阳关三面沙丘,沙梁环抱,与玉门关遥相呼应,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也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门户,在军事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其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玄奘从印度取经归国,就是从天山南麓西入阳关回到长安的。一直到宋朝以后,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两关才见衰败。想想出了阳关之后就是漫漫的戈壁滩和沙漠,在古时的交通条件下,再次相见确实是不容易的。

阳关情结,成了古人离愁别恨的象征,成了悲凉凄怆的意象。千载之下,阳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座座烽燧被风剥沙蚀,残高不过数米,有的化为一丘坟冢似的土堆。两千多年前,这一座座烽燧烟墩,曾经生动而威武地上演过一场场揭天盖地的战争: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兵甲森森,战马萧萧,旌旗遮日。戍边将士的铁甲在阳光下闪闪烁烁,呐喊声里,马革裹尸的悲壮,从这里升腾。

史籍所载,阳关虽然到了唐代还在使用,但已受风沙侵蚀,成为荒漠边关的代称。来自西南塔克拉玛干大漠的风沙,不断侵袭,逼着人们向东撤退,给后人留下了“阳关隐去”之说。宋辽之后,人们离开阳关。元代以后,阳关已不复存,只剩下残垣断壁和黄沙覆埋了的一片瓦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了残垣断壁,没有了驼铃声声,今天的阳关一带,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成为敦煌市最大的葡萄基地。围栏中的戈壁滩在风沙中诉说着丝绸古道上曾经的悲欢故事,只剩下铁黑色的出土城砖昭示了曾经的似铁雄关在黄沙莽莽的尽头,残阳用它最后的热力抹红了蔚蓝的天际。阳关烽燧固执地挺立在天际线上,用苍凉和粗犷的轮廓,述说着曾经的繁荣与衰败。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我会想念阳关,永久地想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用tips

1.关于门票

成人票50元/人,电瓶车10元/人。学生、60-69岁老人凭身份证门票半价 !!

2.讲解:讲解员需要单独请哟,1-10人100元,11-20人150元,20人以上200元,进入大门后,在游客服务处可以办理!!

3.关于景区特色交通

骑马60元/人,骑骆驼60元/人,毛驴车20元/人,特别说明:你手里的观光车票可以顶10元钱哦。

4.饮食

阳关景区内有德克士,景区周边也有农家餐厅,也售卖葡萄、蜜瓜等水果。

5.开放时间

旺季早上8点-晚上20点

6.其他

建议提前做好防晒、防风、防沙、防疫的准备。

作者 | 林遥

主编 | 年超君

编辑 | 张奕瑗

校对 | 吴雪芹 张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