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2012年的一部恐怖电影《林中小屋》印象深刻,原因在于那部影片为观众们用科学的方式讲解了关于恐怖片的一切,以及这个世界上的恐怖现象实际上是有人在背后操控,而恐怖片中的所有的恐怖元素不过是一场场的游戏罢了。这种全新的结构方式让观众们在观看过后大呼过瘾。然而实际上,用这种方式来解构恐怖片的电影并非只有《林中小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1988年,电影《恐怖蜡像馆》就开创了一个先河,什么先河?将之前的很多经典的恐怖片元素集中在一部影片当中,且不让观众们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大杂烩对于喜欢恐怖片的观众们来说,确实是更过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蜡像》是一部描写蜡像馆的恐怖片,一群年轻人来到了蜡像馆探险,夜幕降临,当年轻人走近蜡像馆,他们所看到的一切并非是真正的蜡像,而是一个个被禁锢的故事,在这个蜡像馆,他们可以穿越时空,真正全息体验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在故事的背后,一个隐藏着的阴谋正在缓缓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蜡像》之所以受欢迎,原因在于它纷杂的聚集了一大批恐怖元素,以往的恐怖片全部被集中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然后在这个环境里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演绎出来,这本身就需要高超的调度能力,当然,也不仅仅是调度能力,让一个编剧将这些元素全部集中在一部影片当中,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蜡像》能做到,且能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做到,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蜡像》本身对于自己的定位很准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1924年就有一部恐怖片《蜡像馆》上映,而再往后一点,《恐怖蜡像馆》的第一版上映在1953年,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这充分的说明了恐怖片领域对于蜡像馆的开发是循序渐进的,因为这个西方确实是符合一些恐怖元素进行堆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蜡像馆堆满着的蜡像可以看作是对于真人的一比一还原,这种还原本身带有着某种奇幻的魔力,而蜡像做的越是逼真,对于人产生的某种恐怖情绪就越是上升。试想一下,一个跟你一比一比例的玩偶,跟你还一模一样,只不过区别在于它没有生命,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但是蜡像馆中,这样的场景并不是罕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本片中的蜡像馆也充分的利用了这种元素,将以往的人们对于恐怖片的想象或者是元素的堆砌完整的结合了起来。本片中的很多经典的恐怖片元素全部在一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比如说狼人,比如说吸血鬼等等,这些元素展现在一部电影中,观众们却并不觉得夸张,原因在于本片中的蜡像馆,就如同上文提到的《林中小屋》当中的怪物房间一样,每一个蜡像馆的故事陈列都对应着一个恐怖故事,这也是非常具有先进性的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说这样的陈列有多么的先进,很多喜欢玩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观众们肯定都玩过一款叫做《使命召唤》的游戏,《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通关之后,就有一个隐藏关卡被解锁,而这个隐藏关卡就是如同蜡像馆一样的场景,不过命名上它叫做“博物馆奇妙夜”,但实际上就是一个真实的蜡像馆,且每一个场景都对应一个游戏中故事剧情,这一点跟本片有着异曲同工的妙用,就这一点来说,可以看到本片的影响力有多么的深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齐了很多种元素,且能将这些元素全部集中在一点至上,让这一点很好的运行下去,这就能看出来本片的独到之处。任何人都能讲述一个恐怖的故事,然而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就需要一种手法了。本片的手法跟自己的后来者《林中小屋》一样,用一双大手将这些元素全部提起来,观众们通过对于故事的串联之后的理解上并没有太多的厌烦,这就是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蜡像馆本身提供了一个场景,这个场境之内,你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可行的,而对于本片来说,这个设定也很好的契合了这样的电影的主题,在蜡像馆发生各种各样的场景的恐怖故事,这完全是可行的。而故事的最后,所有的方向全部指向一个点,那就是纳粹的阴谋,这看上去很魔幻,实际上却没有太多的违和感,原因在于这一切的逻辑是可以讲得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出一个看似离奇的设定,然后用重新解构的方式一点点的将这个逻辑理清楚,观众们看完了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机械降神的感觉,这就是成功,至于说别的地方,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说,恐怖片并不在于复杂,而在于整合,只要能将这些元素整合好,那么质量自然不会太差。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