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能源前瞻(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创

万物互联时代,网约车这种新型的打车方式以便捷、高效、实惠等特点在运力市场迅速蔓延,挤压着传统出租车市场空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5.28亿人,占网民整体近一半;而传统出租车的用户呈现下降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020年3月-2023年12月网约车用户规模

来源/中商情报网 新能源前瞻截图

王东是个准80后,因工作需要频繁往返于北京和山东青岛两地,平时出行以打车居多。正如他所说那般,他可是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融合的资深见证者。

目前,网约车旗下有着多种动力车型,具体包括油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纯电等。诸多车型体验下,王东坦言,“打车软件要是有能自主选择打油、电车的功能就好了。”

近日,炎炎夏日到来之际,他在网上发现哈啰顺风车新添了可以优选油车的功能,又惊又喜。

但,王东按网上教程几番操作后发现,此优选仅限顺风车,如果要打专车、快车的话还是电车、油车随机。

哈啰软件一工作人员透露,“我们这个顺风车可优选燃油车的功能是两个月前开放的。”

对于后续是否会陆续增加专车、快车的优选油车功能,其向新能源前瞻表示,目前并未接到相关通知。

1.打车屏蔽电车?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除了像王东这样往返于两地的工作者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会选择打车。

根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去年一整年我国网约车订单量有五个月超8亿单;今年,截至4月底,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共收到订单信息34.74亿单,其中,4月单月订单量为8.97亿单,环比上升0.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023年网约车订单量

来源/网络图片新能源前瞻截图

T3出行发布的《2023年度出行消费报告》中显示,95后的打车人群占比呈上升趋势,超42%;而打车先领券的用户中,65%是95后年轻人。

北北是个地地道道的95后南方姑娘,平时出门玩基本会选择打车,按她的话说,“一毛钱超市袋可以省,车不能不打。”

正可谓,该省省,该花花。

据她介绍,平时打到油车和电车的概率各占比50%左右,前两年打到新能源车还挺新奇,毕竟这类车的超前卫外观确实吸睛,但身为I人的她总为如何打开车门发愁,久而久之就有点抗拒。

宋子昱是个摄影师,浪漫又肆意的他,常年身背摄像机奔波于各地,寻找他眼中的缪斯时刻。出行都是通过打车来完成的他,一度觉得网约车平台的存在简直再方便不过了,但近几年,随着绿色低碳、节能减排风的盛行,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听上去是个好事,却让宋子昱的出行多了些烦忧事。

前不久,他从武汉回来,一脸倦意,平时那股神采奕奕的劲头早已飘到九霄云外。“这次去武汉的几天打车十有八九是电车,司机师傅们就跟商量好了一样,都大开着四个车窗,风糊到脸上又热又湿,让帮忙开个空调,有的师傅推脱半天,说什么天气还不太热,呼吸下自然风挺好,有的则干脆不理人,体验感太差。”

当然,这不是宋子昱第一次吐槽电车司机。今年年初,他也遇上过类似的事,但冬天穿得厚,冷点他也是能忍忍的,夏天对于爱出汗的他本就是种“酷热”考验,空调可是他度过夏季的“不二法器”。

大刘是个互联网工作者,他的母亲年近七旬,腰间盘突出严重,平时出门走不了太长的路,基本靠大刘给老人家打好去往目的地的车,他表示,“有些电车司机加减速频繁,老人一坐上去就会头晕呕吐,要是能在打车软件上添加个屏蔽电车的功能就好了。”

需要关注的是,此烦扰并非近两年才出现,早在电动汽车的兴起年,此类问题反馈屡屡发生。

2019年冬季,某一杂志的执行主编,发文称,要被冻死了,如何能在滴滴app中设置不打电动车,并@滴滴出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网友@滴滴设置不打电动车

来源/网络图片新能源前瞻截图

事后,滴滴出行方面未给出明确的答复。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根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4年4月30日,全国共有34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其中,有65家累计超180天未向监管部门传输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超180天未向监管部门上传数据的平台

来源/网络图片新能源前瞻截图

面对日渐饱和的网约车市场,滴滴出行、哈啰出行、高德打车等多家打车平台为抢夺此运力领域份额,相继推出“特惠”“聚合模式”等。

这一系列的“低价竞争”操作,让全职网约车司机们感到焦虑和无助。

李磊是最早一波入局网约车行业的,换了几次车,现在开的是辆红旗H5。他向新能源前瞻表示,“网约车刚开始流行的那会儿,平台为了鼓励大家开网约车,给予的福利补贴力度特别大,一般10元钱的路程,完成订单后平台能再补贴40元,可赚钱了,那会儿最喜欢接去机场的单子。”

而现在,据李磊口述,一天在平台接20个单子奖励20元钱,跑空车去接乘客这段距离是没有补贴的,要是司机快到地方遇上乘客取消订单的情况,平台则会按公里补贴,每公里1元。

同时,平台三七开的抽成比重也让网约车司机们持续收窄的营收雪上加霜。

“每单到手都会打个折扣,只有70%,再刨除电费,剩下的就没多少了。夏天还好,冬天我这辆荣威Ei5一天要充两次电,400公里大概100元左右的电费;同时,充电的时候等在那里也是一笔时间成本支出。”于师傅如是说。

来自北京的大姚有辆帕萨特,每天工作12-13小时的情况下,扣除各项成本每公里净赚仅1元钱左右。基于此,他租了辆某品牌电车,专门用来跑网约车。在他的城市月租金大概在6000元左右,超充电费是分时间段的,早上10点钟是1元/度电,刨除各项成本和平台抽成,相同里程数的情况下,电车比油车多赚几毛钱,合1.5元/公里。

李磊称,“我一般早晚出车,百公里油耗低,早上十点以后成本在每公里1.5元以上,像从北京去天津、廊坊这样的小长途活会更愿意接,主要是跑高速比较省,5个油左右。”

在小城市,打车起步价远低于北上广,相同车、相同里程的情况下,司机师傅挣得会更少。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表示,“目前约有50%的司机每小时流水收入在30元到45元之间,如果取中位数38元计算,10小时的收入为380元,扣除各类相关成本,该收入属于中低收入,要取得相对高的收入,必须有比较长的出车时间。”

褚师傅开的是辆北汽EU5,每天开10小时起步,收入一年比一年低,他向新能源前瞻表示,“冬季开暖风会严重缩短电池续航,夏天开空调倒还好,但是有时候为了能多接几个大单,尽可能降低成本支出,只能舍弃空调。”

3.来自打车软件的“头疼”

事实上,除哈啰顺风车近两个月刚刚开启优选油车的功能外,滴滴出行也设置了可选车型的功能,遗憾的是此功能仅限豪华车定制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滴滴打车-豪华车可选燃油车

来源/新能源前瞻截图

二者相比下,哈啰app似乎更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毕竟顺风车可比豪华车要接地气儿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哈啰出行中可选超值油车

来源/新能源前瞻截图

对此,新能源前瞻也向几家大的打车平台进行了咨询,询问近期是否有规划上线设置可优选油车的功能。

但,截至发稿前,此多家打车平台均未给出明确回复。

2024年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294万辆,同比增长32.3%,占比市场份额超三成。

同时,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41万辆,占比汽车总保有量的超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规模将接近3000万辆,其中纯电动占比约80%。

新能源作为汽车市场发展大方向,呈现持续向好增长态势,基于此,开新能源车的网约车司机数量也将直线上升。

某打车平台工作人员向新能源前瞻透露,“随着电动车的普及率逐年升高,平台一旦设置油车、电车选项,有可能造成接单司机的减少,平台的权益会受到挤压,同时,关于接单率的投诉也会找上门。”

确然,当下网约车中电动车数量占比较大,其中还不乏有平台和车企合作推出的租代购电车,如果增加油车、电车可自选功能的设置,无疑会导致这部分司机收入减少,甚至入不敷出。

有数十名网约车电车司机纷纷表示,车内不开空调也是无奈之举,希望车载动力电池的纯电续航里程能更扎实,充电桩的充电速度都能达到超充水平。

面对乘客吐槽打到电车的种种不便,李磊支起了小妙招,“打上车后是可以看到自己打到的具体车型,第一时间取消订单免费。”

部分消费者认为,各打车平台可以把电动汽车的收费标准降低一点或者增加能源补贴力度,为电车司机减少些成本支出,这样司机就能在开空调这件事上多些自主权。

去年6月底,滴滴出行曾启动“清凉一夏”计划,在暑期3个月时间里,发放5亿元高温补贴,和司机共担夏日出车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滴滴平台发放5亿高温补贴公告

来源/滴滴官方微博新能源前瞻截图

但,在去年冬季此类补贴并未被再次提上日程,今年此补贴计划能否“重出江湖”,滴滴出行客服称,目前并未收到此类通知,以官方消息为准。

“要是这种补贴冬夏季都有就好了,我肯定满足乘客开空调的需求,毕竟,乘客的评价直接跟派单挂钩,好评多,系统分发给我的订单也会多。”以租代购的车主大姚如是说。

面对日渐“饱和”的网约车市场,各打车平台陆续入局“以价增量”之战,此操作使客单量逐渐流向低价的特惠快车。与此同时,原有的平台抽成、租车费用,都在无形缩减着网约车司机的收入。

2024年,除了各电池厂商要加紧提高电池续航抗打系数,打车平台也须尽快行动起来。否则,寒了司机和乘客的心,就是多输的局面。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