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全面结束。在这胜利之际,中国接下来该何去何从,成为了国共两党之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当时的局势,蒋介石所率领的中央军仍掌握着76%以上的国土面积,有超过75%以上的城镇受到国民政府控制。嫡系正规军队达到了300余万人,而其余被收编的非正规军也有七八十万人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共产党方面在抗日战争中打出了自己的地盘,同时大大锻炼了军队的作战能力,正规军和地方部队大约扩展到120万人,虽然远远比不上中央军,但俨然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的武装力量。然而共产党方面所掌握的地区大多为经济落后,土地资源贫瘠的地方。

双方实力仍然十分悬殊,蒋介石却没有掉以轻心,共产党的存在始终是他的心头大患。

他连续发出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事”,表面上是要商谈国共合作议题,其实是为了争取时间调整部署,为发动国共内战拖延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对蒋介石的意图心知肚明,但是毛泽东如果拒绝不去,对全国人民不好交代,说起来就是共产党拒绝和谈。毛泽东最终接受了蒋介石的邀请,亲自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和平建国一事。

周恩来知道,蒋介石很有可能在和谈期间使出各种手段,甚至可能罗织“罪名”以便扣押毛泽东等人,但全世界的眼睛都在看着,如果蒋介石贸然动作,也可能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如何平衡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保证毛泽东在重庆期间的安全成了周恩来最关心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上珍贵的一刻,挥动盔式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8月28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在赫尔利、张治中的陪同下于延安东南门机场登机。

摄影师捕捉到了这个有纪念价值的瞬间:毛主席那伟岸的身影站在飞机舱口,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宽大的手掌中握着一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他慢慢地将帽子举起,然后有力地一挥,停止在空中…

送行的人群屏住呼吸注视着主席,随后拼命地挥舞着自己的手臂响应主席的动作。

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主席的这一动作彰显了内心的坚定与决心,这是一种明白无误的信号,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党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与中国的出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艰难的和谈道路,也代表了解放区万众一心、无所畏惧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知蒋介石存着“假和平、真备战”的心思,我党和领导还是愿意抱着一线希望去实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这顶作为道具的盔式帽,是周恩来特意为他挑选的。

作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周恩来深知毛泽东出席这次会议将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他的形象就代表了中共的政治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打破多年来一直被国民党刻意扭曲丑化的中共领导人形象,展现共产党人的风范与气度,主席换上了崭新的白绸衬衫和灰蓝色中山装,配上一双锃亮的黑皮鞋,但是配套的俄式呢礼帽显得小了一点,主席也认为这番穿着“太洋气了一点”,周恩来思索一番,决定把自己的盔式帽推荐给主席。

盔式帽又称“拿破仑帽”,孙中山先生就曾经头戴盔式帽出现在许多重要的场合。周恩来解释说:主席把盔式帽拿在手中,稍有挥动,显示出来的是扭转乾坤的力量

主席仔细思量过后,非常高兴地赞同了他的想法,这才有了机场经典的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28日晚,毛泽东一行人抵达重庆九龙坡机场。自发等候的人群蜂拥而上,想要一睹中国共产党领袖的风采。

主席对来迎机的人微微一笑,他复又轻轻挥手向人群致意,群众的热情被极大地点燃了,人群成了沸腾的海洋。

记者方纪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他说,“头戴盔式太阳帽向人们挥手的情景,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就这样,国共开始了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落实安全问题

在主席出发之前,周恩来就对警卫、住房、饮食和交通等问题一一做了仔细安排,甚至连洗脸盆这样的小事情都提前考虑到了。

毛主席一行人到达重庆后,周恩来时刻都在操心安全问题,就怕有闪失。

他委婉地拒绝了蒋介石准备的招待所,对于另外两处备用得住所,他也婉转地提出住在蒋介石附近对各界人士的来访大有不便,一一拒绝了。

最后他提议住在化龙桥红岩村13号的办事处居住,张治中将军欣然同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在办事处住了几天,周恩来从来不离他左右,在外面安排了严密的守卫。

为了不影响毛泽东工作和休息,他连走路都不穿鞋子,只穿袜子。

几天后,周恩来觉得红岩地处偏僻,道路崎岖,容易埋伏特务,安全上有很大的隐患。再加上对于来访者也十分不便,基于这些考量,周恩来与张治中商量后,将毛泽东的住地搬到了张治中位于上清寺中山西路18号的桂园官邸。

张治中是“共产党的朋友”,他爽快地答应了周恩来的请求,不仅自己搬到旧房子居住,还让周恩来任意使用桂园。

毛泽东到达桂园的第一天就握着张治中的手说:文白兄如此隆情厚意,我只好领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搬入桂园后,周恩来亲自布置警卫工作,还将周围环境包括卧室的睡床、座椅等一一勘察仔细。几天后,周恩来和其他中共代表团认为毛泽东住在桂园不合适,于是只在桂园接见各界的客人,住就住到红岩八路军办事处。

就这样,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在桂园办公,在红岩居住。周恩来担心警卫力量过于薄弱,让干部们轮流在室外放哨,以保证安全。

他一再交代,“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主席的安全,不许有任何一点疏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躬身亲为,全面保障主席安全

除了居住安全,还有日常饮食也是要紧大事。

毛泽东的日常饮食全部由延安带过来的一名炊事员负责,饭菜不讲究好坏,吃得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基本上就用平时大食堂做饭的米面蔬菜。

除此之外,毛泽东还要出席大量的宴请,几乎每天都要面对重庆社会各界人士的邀约,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宴请几乎不断。

在这些宴会上,周恩来总是寸步不离地紧跟着主席,他对警卫人员下令说:你们首要保障主席的安全,不要管我。酒席上的饭菜,他总是尽可能地先尝过,没有问题了再请主席动口,饮酒就更是直接代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日晚上,毛泽东、周恩来与董必武等人应邀出席中苏文化协会的鸡尾酒会。

这次酒会大约有300余人参加,出席者不乏名人政客,沈钧儒、郭沫若、冯玉祥、陈诚、陈立夫等人纷纷列席,场面非常盛大。

在酒会上,前来与毛泽东热情交谈的人非常多,敬酒的人来来去去,没有间歇。

在人们向主席问候时,周恩来总是退后半个身位,聆听着,微笑着;每当来人举起酒杯敬酒时,他又抢先把主席手中的杯子接到自己手中,一边说着:主席酒量有限,我代劳了,一边一饮而尽,再迅速地将酒杯交还到主席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周恩来始终挡在毛泽东的前面,就成了某些人的“目标”,他们轮番上阵,试图喝倒面不改色的周恩来。

周恩来此时已经依旧神采奕奕,他从容不迫地说道:我提个建议,我们不要继续打乱仗。无论谈判还是喝酒,我们应该平等地进行。现在我提议,所有能喝酒的先生都举杯,我代表毛主席敬大家三杯。

说完他连干三杯,喝完后眼睛更亮了,微笑着说:还有我自己的3杯。说着又不停歇地喝尽三杯酒。

最后他说,我们不是赌酒,是为友谊干杯。不强人所难。能喝的就请先干三杯,然后继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话一出,大家看到他仍是笑脸吟吟,镇定自若,心下就怕了几分,除了几个自认酒量还不错的人站起来喝了三杯,其余人就不敢动什么心思了。

第二天,重庆的新闻媒体用加粗的字体写道: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

虽然周恩来是中共五大书记中最能喝酒的人,但是谁也不知道其实当天国民党的车轮战“攻势”着实凶猛,周恩来几乎是一杯一杯不停地喝,身边的工作人员看着心疼地掉泪。

事后工作人员询问他为什么不让主席喝一杯酒,周恩来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回答:我怕有人在酒里动手脚,放毒…

工作人员心疼地说:您这是在用生命保护毛主席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就这样用他对革命事业的全部热情和忠诚保护着毛泽东的安全与健康。

重庆谈判进入尾声,双方签订了“双十协议”,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短暂的和平、民主团结的曙光。

直到毛泽东安全返回延安后,周恩来悬着的心才放下。

在这漫长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正是由于得到了周恩来等人的全力照料和保卫,毛泽东才能与蒋介石进行针锋相对的谈判与斗争,最后取得双方和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