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章武三年(223年),蜀汉政权的缔造者刘备去世,临终前将蜀汉政权和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蜀汉正式进入诸葛亮时代(是为“诸葛治蜀”)。诸葛亮延续刘备的事业,以复兴大汉王朝为最高政治目标,打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积极整顿军备,谋求北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掌权后,修复与东吴的盟友关系,缓解了蜀汉东部边境的压力,并于建兴三年(225年),亲率大军荡平南中(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叛乱,解决了北伐的后顾之忧。建兴六年(228年),经过多年的准备和经营,诸葛亮亲率10万汉军北伐中原,目标直指曹魏政权的关中地区。当时曹魏在关中的最高军政长官是纨绔将军夏侯楙,再加上诸葛亮的突然北伐,曹魏一时间被打的措手不及,顷刻间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归降诸葛亮,仅广魏郡和陇西郡拒不投降,坚持抵抗汉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北伐的消息传到洛阳,曹魏朝野震动。魏明帝曹睿亲率魏军驰援关中,并坐镇长安居中调度,曹睿以大将军曹真督军至郿县防御赵云,以张郃率军前往抵抗诸葛亮。曹睿的迅速反应打乱了诸葛亮的部署,再加上广魏郡和陇西郡牵制了大量汉军,特别是参军马谡丢失重镇街亭,导致诸葛亮的后方暴露在魏军面前,形势发生逆转。诸葛亮为避免汉军被魏军围歼,只得率汉军撤回汉中,结束了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战事。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主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也是诸葛亮历次北伐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可惜功亏一篑。第一次北伐结束后,曹魏调整战略,开始将蜀汉列为重点防范对象,抽调大量魏军到西北战场,诸葛亮的北伐越来越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诸葛亮又陆续发动4次北伐战争,皆无功而返。但诸葛亮的北伐却极大打击了曹魏,坐拥中原,兵力数倍于蜀汉,仅西北战区魏军就不下20万人。反观蜀汉这厢,总兵力也不过10万人,魏军在人数占绝对优势,又在本土作战,本应该是魏军吊打汉军,实际操作中,却是魏军鲜有胜迹。甚至连曹魏最后的名将张郃也被汉军击杀,迫使后来魏军统帅司马懿只得以龟缩防御,以应对汉军的进攻。由此可见,诸葛亮真奇才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34年春,诸葛亮联络东吴共同北伐,曹魏顿时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窘境。四月,诸葛亮率军出斜谷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扎下营寨。由于司马懿坚守不战,两军由此进入对峙状态。八月,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诸葛亮去世后,汉军全数退回汉中。而后蜀汉调整战略,北伐大业戛然而止。

诸葛亮北伐是大汉最后的希望,诸葛亮仅凭蜀中一隅,十万之众,屡屡打的占尽优势的曹魏损失惨重,上演了一幕小国吊打大国的奇迹。就连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也叹服诸葛亮治戎布阵之才,称赞道:“亮真天下奇才也!”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大汉的浪漫主义色彩开始急剧褪色,400年大汉终究是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