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一直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对评选大将有一个最低标准,那就是红军时期必须是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由于在红军的任职时间短,他大多是在白区工作,所以在档案中没有找到他当过师长的记录,后来陈赓和好友李聚奎说,过几天主持授衔的徐立清找你了解情况,你就说我当过师长,是接替你的。
其实陈赓只是玩笑话,没有想到李聚奎见到徐立清时就是这样说的,其实陈赓压根就没有当师长,师长是李聚奎,所以有人说陈赓的大将是李聚奎让他的。
对于这故事只能当个故事看,当不得真,因为像授衔那么重要的事不可能就凭一句话来定。
那么这个被称“让大将”给陈赓的李聚奎是何许让呢?十大大将中并没有他,而且是1955年大授衔时也没有他。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聊李聚奎这个人。
李聚奎是湖南涟源人,念过书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1928年7月正是革命的低潮期,当时李聚奎不顾危险毅然加入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
1930年红6军改编,李聚奎先后担任团长、红8师师长、红7师师长,参加过第三次反“围剿”,是正宗的红军时期的师长,也就是上面说的,评大将的最低标准。
1933年在第4次反“围剿”中,李聚奎取得了黄狮渡、浒湾两次的战役的胜利,后来指挥全师穿插包围了敌军的一个旅,以46人的代价歼灭了敌人3000余人,俘虏师长李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抗日时期,李聚奎担任过鲁西北先遣纵队的司令,1942年又担任了决死1纵队的司令员,协助薄一波开辟了太岳抗日根据地。后来参加过百团大战,抗日的功劳李聚奎也不小。
在解放战争中他被林彪看中,担任了东北后勤部的参谋长兼西线的后勤司令,没有想到李聚奎搞后勤也是一把好手,1948年他组织队伍入关,在平津战役中提供了稳定的后勤保障,对天津解放功不可没。
后来在抗美援朝时期,李聚奎的工作也是负责志愿军的后勤工作,当时和美军交战不像打国民党,美军武器先进,火力覆盖面积大,后勤工作十分难做,美军动不动就能切断运输线。
为此后勤保障十分困难,尤其是吃的,很难送到战士手中。当时李聚奎是东北军区的后勤部长,为了解决吃的问题想破了脑袋,终于他想到了1936年,老乡曾给他吃过炒面这种东西,于是上报给彭德怀。
根据李聚奎的指示,主要采用采用小麦,以大豆和玉米为添加,把这些谷物炒熟,然后磨成粉加上食盐,就成了炒面,运输和保存都十分方便,战士们携带也方便。
当时朝鲜战场上有名的炒面就是李聚奎发明的,战士把炒面和雪混在一起吃,方便不用加工,后来朝鲜战场上一袋炒面成了战士的标配。
美军怎么也想不明白,志愿军的粮食是如何被送到战士手中的,因为美军不管怎么轰炸后勤线,志愿军都有吃的。
朝鲜战争结束后,1955年李聚奎被调了石油部当部长,由于调离了军队,所以在大授衔时他没有被授衔,不然他当大将是不成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又被调回部队,担任总后勤部的政委,在这一年李聚奎被补授上将军衔,因为十大大将已经确定,只好委屈他当上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