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说过,我军的军史要从叶挺开始写。因为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打响了南昌起义,是我党拥有自己武装的开始,后来朱老总带部队上井冈山也是南昌起义的底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挺如果不死封个元帅是不成问题,可惜死于飞机事故。但是在叶挺之下,还有一位参加南昌起义的高级将领,地位仅次于叶挺,在开国后却只封了个上将。
此人就是周士第,他是海南琼海人,很早就开始参加革命运动,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在1925年叶挺成为改编后的第4军独立团的团长时,周士第是第1营的营长,很受叶挺器重。
在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时,叶挺是第11军的军长,周士第是叶挺手下第25师的师长,当时林彪是周士第下面73团里的一个见习排长。
那时的林彪和周士第的无法相比的,就连陈毅也只是73团的指导员,由此可见周士第当时的地位该是有多高,资历深厚!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周士第在贺龙的邀请下成为了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后面全面抗战爆发,周士第成为了改编后的八路军120师的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我们发现周士第的级别已经比林彪和陈毅低了很多,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周士第成为了徐向前的副手,担任了华北第一兵团的副司令。在太原战役之后,周士第又调到了第18兵团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参加过解放成都。
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按照兵团级别,授上将军衔对于周士第来说还算可以接受。但是这个军衔与他的资历是不符的,当年在南昌起义中,周士第是师长,地位仅次于叶挺,林彪陈毅都是他的下属,都封了元帅。
其实原因很简单,周士第在南昌起义后没有上井冈山,当时南昌起义后由于悲观情绪,周士第选择了去香港另谋发展,正是这个选择注定了他日后的道路。
在井冈山会师后,陈毅成为了政治部主任,林彪后来成为团长,又成为军团长,而周士第则是在1933年重回部队,一直到1935年才重新入党,这样一来他的地位自然不会太高。
革命就是一座大熔炉,烈火炼真金,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是周士第自己的选择,建国后周士第比较低调,对过去的事也基本是闭口不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6月30日,79岁的周士第在北京病逝,留有《周士第回忆录》。他的骨灰从八宝山公墓移出,葬在老家海南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