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卖户口曾经也是地方税收重要组成部分。《天下农人》(花城出版社,鲁顺民著,2015年9月)这本书里收录有一篇《1992,我们的蓝皮户口》的文章,作者写的是1992年,他受父亲委托,用12000元给弟弟和弟媳等4人在河曲县买城镇户口的故事。作者父亲深知城镇户口对一个农民的重要性,于是毫不犹豫把积攒了大半辈子的钱拿出来让他去办理这件事情。他托熟人,找关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成千上万疯狂购买户口的人当中,把钱交了上去办理了,这些买到蓝皮户口的人原来拥有的田地被抽走了,但大部分人却无法安排工作。小城里一下子涌进了一支上万人的焦躁不安的失业大军,处处都充满了不安定的因素。政府看到这种情况,只得把原先抽走的土地再还给这些买了户口的准市民,以此稳定他们的情绪。而那些通过各种关系安排了工作的人,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就由于县属国营企业的纷纷倒闭而成为下岗工人。

到这时,人们才发现,这所谓的蓝皮户口不过就是废纸一张而已。作者最后不无酸楚地调侃:这只不过“是农民一生中众多闪失中的一次闪失,没有带来什么,也不会带走什么,权当做了一回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