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老板哭了,再这样下去迟早都得关门跑路。
施行5年的电动车国标又到了该修订的时候了,可经营电动车店铺的老板们,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如果再不改变,客户都得流失完,这生意怕是真熬不下去了。
这话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自去年底以来,不少地方开始严查电动车上路和改装问题,导致大批电动车经销商经营难以为继破产倒闭。
归根到底,还是原先的国标已经过时,远远跟不上老百姓的现实需求,尤其是这三条修订意见,不光还在墨守成规,而且更胜一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条,限制电动车整车重量55公斤以下。为了减轻重量,以往较重但价格便宜的铅酸电池被电动车厂商抛弃,不得不采用轻便却又昂贵的锂电池,车价涨了1000-2000,续航不行,而且更易引发火灾,2019年以来电动车引发的火灾数量指数上升,其中80%都是充电时锂电池燃爆引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条,限制车速最高25公里。要说电池不行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可将速度限制到同自行车无异的程度,就是对所有人最大的打击。大家买电动车就是为了能更快一点不耽误时间,如果跟自行车差不多,那还买电动车干什么?所以当用户走进电动车门店,一问老板车速只能跑25码还不能调,很多人摇摇头就走了。
第三条,严查改装篡改,包括电池、限速器等。以前大家的通行做法,就是买完车就在店里当场改装,将限速提到35-50码,或是换成续航更高的电池。
但新国标明确指出,要严查厂商、经销商和个人改装车辆,不少地方已经动手,在街上路口设卡查电动车,发现有改装的要么扣车要么罚款,很多人的工作生活因此受到莫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说实在的,私自改装是不对,尤其是一些黑心商家,用劣质电池等材料改车,给车主留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但改装车辆的存在绝不是个例,而是相当普遍,因为原本的国标限速25公里的规定,不知道是哪个专家拍脑袋定的,早已跟不上大家日常的出行需求, 已经成了电动车行业发展的一大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