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的冬天,一名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战士因病在南京逝世。在其葬礼上,所有人都对她的去世悲痛不已,现场有几十名开国将军和上千名群众自发的为她送行,另外还有宋时轮唐亮钟期光三位开国上将亲自为她扶灵,可谓是哀荣之至。

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赞扬她“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党和国家的优秀干部,革命的坚强战士”。张震将军则称赞她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模范的政治工作者”,“英勇无畏的‘巾帼英雄’”和“坚强不屈的‘贤妻良母’”。

这位优秀而又传奇的女战士究竟是谁?又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邱一涵的早期革命经历

这个女红军、女干部就是邱一涵,其去世时还不到五十岁。

1907年,邱一涵出生在湖南平江县芦洞乡丁家源一个家境还算殷实的农民家庭。邱一涵的父兄都是进步人士,他们对邱一涵的影响很大。八岁时,邱一涵就入学读书,这在那个文盲遍地,许多男子都不读书的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20世纪20年代的湖南平江已经燃起了革命的火种,在父兄的引导下,以及当时轰轰烈烈的革命形势下,邱一涵于1926年就参加了革命,开启了灿烂的一生。

刚参加革命的邱一涵在儿童团工作,两年后成为了共青团区委书记。1930年这一年对邱一涵来说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她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还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

作为一名战士,邱一涵同男子一样战斗,巾帼不让须眉,先后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万里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一涵是1930年6月加入红军的,担任红三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7月就跟随部队参加了攻打长沙的战役,并顺利攻克之。

9月,邱一涵随部队转战江西,始终战斗在最前线,还在吉安的一次战斗中不幸右臂重伤,由于当时条件艰苦,医药奇缺,她受伤的右臂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她的右臂最终残废。

在那几年,邱一涵革命热情十分高涨,积累了许多与敌人斗争的经验,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 在多个工作岗位历练,先后担任了县委书记、省委妇女部长、总政卫生部巡视员、红军大学指导员等职,还因为工作出色在1933年被评为红军大学的模范教员。

然而,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大转移,邱一涵也参加了这场载入史册的伟大征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参加长征的邱一涵

邱一涵与丈夫袁国平是一对革命伴侣,二人也一同参加了长征,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在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从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人,形势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情况下,党中央决定赞同毛主席提出的放弃原定的向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军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的意见。

中央红军为争取先机,决心迅速抢渡乌江,占领遵义。袁国平非常清楚红军渡过乌江的必要性,早在距离乌江数百里前,他就开始向部队作动员,提出了要“迅速争取时间,积极准备器材,突破乌江封锁线”。

在渡江之战前夕,袁国平又向红三军团官兵们作报告、打气,鼓舞战士们奋勇作战。不仅如此,他还与彭德怀一起到最前方指挥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丈夫袁国平在与战友们浴血奋战的同时,邱一涵也艰难跋涉在长征路上,穿行在枪林弹雨中。

就如同前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所说:“袁国平夫人邱一涵同志,一位红军中为数不多的长征女战士,也是《续西行漫记》书中提到的 30 位红军女战士之一,她 1929 年与袁国平结为伴侣。他们在政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支持,深受广大指战员的爱戴”。

长征的三十名女战士被编为了一个工作团,团长则是董必武。她们还被分为两个班,邱一涵任二班的班长,主要负责伤病员工作,跟随卫生部行动。

长征路上,女子也与男子一样行军打仗,而有文化的邱一涵在休息时还会给部队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一涵后来回忆长征往事时,还提到:“到处都是敌人,上面还有飞机扫射,我们经常处在四面包围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力量,避免和敌人正面接触,绕道曲折前进,每日连续行军,很少休息”。

在一次过河时,敌机来袭,一枚炸弹就在邱一涵的身边爆炸,驮物品的马也被炸死了,她则被掀翻在地,耳朵都快被震聋了。

长征的道路十分艰难,在过雪山时,生病初愈的袁国平将坐骑让给了病重的唐亮,而他的妻子邱一涵则拽着马尾巴过的雪山。大家互相扶持,同舟共济,终于走出了皑皑雪山。

1956年,邱一涵病逝后,时任南京军区政委的唐亮将军就曾无比激动地对大家说:“没有袁主任的马,我是过不了雪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心系群众的邱一涵

邱一涵参加革命较早,为革命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她从不以功臣自居,反而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也从不溺爱孩子。

在邱一涵的教育下,儿子袁振威从小就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做群众的一员”。学生时代的袁振威没有玩具和高档的衣服,也没有那个时代十分耀眼的自行车,甚至没有人知道他是首长的孩子,就连他自己也以为只不过是一个炊事员的孩子。

在学校受到嘲笑的袁振威回家向妈妈哭诉,邱一涵则这样对孩子说:“司令员、炊事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没有炊事员烧饭,司令员不行,政委不行,所有的人都得饿肚皮,就无法打仗,更无法打胜仗,当炊事员同样光荣。”

袁振威后来在文章中写道:“在许多老师和同学们的心中一直是炊事员的儿子,直到母亲去世见报后,有的老师才知道了我父母亲的情况。”

1952年10月,邱一涵任江苏委常委兼纪委书记,是副省级干部,此时的她已经被病魔缠身,但她依然废寝忘食地工作,以顽强的毅力对每个案件都亲自过问。

在其逝世时,她的儿子才17岁,但是她却没有因私废公,而是仍然惦记着工作,最后一句话是问一个同志:“你的工作问题解决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一涵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波澜壮阔,充满了传奇、光荣、忧患和悲壮。

因为长期革命,邱一涵身体劳累,疾病缠身,她靠着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同病魔作艰苦的斗争。最后,年仅49岁的她,倒在了自己的革命岗位上。

邱一涵离开的1956年底,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邱一涵眼看家国太平、山河无恙、人民幸福,她终于能够带着微笑离开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