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5月26日至27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即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自2008年开始,每年在三国轮流举行。由于韩日陷入二战劳工赔偿争端、新冠疫情肆虐以及外部力量干扰,三国领导人会议在2019年后未能如期举行。此次会议是时隔4年5个月后的再次举行。

国际形势日趋紧张,日本、韩国作为美国的小马仔,平日里没少给我国使绊子。当然,我们都给予了坚决回击。

会议初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便主动要求与中方单独聊聊,谈了60分钟后,目的是要求中国解除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禁令。

2011年日本的大地震和海啸,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事故后,为了持续冷却堆芯,加上雨水和地下水的汇入,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积存了大量的核污染水。截至2021年3月,已储存了约125万吨核污水,且每天新增140吨。

日本政府称无力承担和解决,2021年4月决定将上百万吨核污染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正式启动了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海计划。截至2024年2月,日本已完成三批次的排放,累计排放量超过2.3万吨。根据计划,2024年度(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将分7次排出约5.46万吨核污水,是2023年度的约1.7倍。

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对日本排放核污染水,中方的态度是明确的:坚决反对并敦促日本政府负责任地处理核废水问题,以保护国际公共利益和中国人民的健康安全。

日本一意孤行。中方随即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2023年8月24日,海关总署实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市场监管总局强化监管力度,严禁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使用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及加工食品,同时加强对市场销售进口水产品的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农业农村部加强海洋水产品核污染风险监测,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并密切关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海洋渔业可能造成的危害,保护海洋渔业健康发展。生态环境部对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持续关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海洋辐射环境可能的影响。

其中,对日本影响最大的就是全面进口日本水产品。

中国的消费能力,众所周知,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是可以解决灾难的程度。

据报道,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中国从日本进口了价值12.4亿美元的水产品。仅2022年,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占日本水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为近30%,成为日本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市场。

在中国宣布全面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后,2023年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金额大幅下降,具体数值为2.9949亿美元,较2022年减少了40.9%。

在全球经济都不太景气的时候,日本有些撑不住了。于是,趁着这次三国领导人会议,日本首相针对进口问题,想与中方单独沟通。

中方的态度很明确,必须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否则绝不松口。

恐怕,日本这是痴心妄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