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东地区到“印太”地区,中美两国都在进行亮剑行动,只是风格不同。面对中国释放的善意信号,澳大利亚选择恩将仇报,但不知道美国的霸权已经穷途末路,这是为什么?

虽然美国在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美国如今的一系列举动却并不像是一个真正的超级大国,反而像是一个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强盗国家”。面对中国等新兴力量的崛起,美国不仅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大国气量,反而一味地进行打压和围堵,也让外界重新看到了美国的真正面目。而就在最近这段时间,中美两国同时进行亮剑行动,从中东地区一路延伸至“印太”地区。只是在媒体人士看来,中国的亮剑行动属于“和平之剑”和“王道之剑”。

什么叫“和平之剑”?也就是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存在感让这一地区的局势得到稳定与和平。在前不久,沙特和伊朗这对宿敌实现了世纪大和解,在北京签署的联合声明中提到,将会重新建立外交关系和恢复以往的合作项目。而促成这一世纪大和解的就是中国,这一点是俄罗斯和美国都无法实现的,所以也让西方媒体不禁叹服,成功向外界展示了中国的“王道之剑”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对于中国在中东成功的亮剑行动,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亮剑行动则有些“失败”,又或者说不能将其称为失败,应该算是不得民心,因为这次的亮剑行动是“霸道之剑”和“战争之剑”。之所以这样形容,主要还是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有很大的关系。除了将本国的海军力量重新部署在亚太地区以外,美国还积极强化亚太盟友的海军力量。比方说在2021年与美国签署军事联盟协议的澳大利亚日前已经和美英两国达成了一致共识,将会耗费2000多亿美元从美英引进核潜艇和相关的建造技术,预计将会在2055年的时候组建一支规模达到8艘攻击型核潜艇的水下舰队,加强澳大利亚海军在亚太地区的威慑力和存在感,以确保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不会受到冲击和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早在2021年美英澳三国就达成了协议,计划从美英引进核潜艇和战斧巡航导弹。当时这一决定遭到全球不少国家的反对,比如说法国,因为澳大利亚与法国签署了潜艇采购计划,如今转向英美两国,也等同于让法国数十亿美元的订单彻底打水漂,也难怪法国总统马克龙当时会直接对美澳两国发难。但归根结底,法国只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才会反对澳大利亚研发核潜艇,而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反对澳大利亚研发核潜艇则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局势有关。

因为澳大利亚研发核潜艇技术,表面上是为了增强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存在感,但本质目的却还是配合美国在亚太地区对中国围堵和打压,比方说在台海和南海问题上对中国发难。而印尼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反对也很简单,澳大利亚研发核潜艇已经打破了这一地区的军力平衡,极其容易引发军备竞赛,对于各方而言都不会是什么好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为了尽可能降低核潜艇引入对于亚太地区国家的影响,澳大利亚防长还特意在协议签署之后表示,澳大利亚已经拨打了60多通电话,分别向太平洋和其他周边国家进行了解释和介绍,其中就包括中国,但可惜没有得到中国的回应。这番言论也是故意将黑锅往中国头上扔,澳防长的言外之意是澳大利亚已经就核潜艇的事情与中方进行沟通了,但中方却并不愿意进行对话和讨论,所以责任方是中国而不是澳大利亚。其实,澳大利亚引进核潜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外界都一清二楚,无需过度的解释和掩盖。

阿尔巴尼斯政府应该明白,如今中澳关系缓和之后,澳大利亚应该做的不是恩将仇报,而是真心实意的与中国发展双边合作关系,那种吃饭砸锅的行为中方并不认可和欢迎。倘若是铁了心要跟美国一条道走到黑,那么中方也奉陪到底。只是澳大利亚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方为了全球和平与稳定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努力是美国难以比拟的,美国国内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其作茧自缚,如果继续下去,霸权彻底崩塌只是一个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