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外长的表态,其实是乌方对普京发起的“攻心战”,西方媒体所谓的中国调停角色出现变化,可谓是在配合乌克兰,试图打乱普京的心态。

综合多家媒体消息报道,由中国、美国和印度等4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乌克兰和平峰会,日前在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吉达落幕。在这次讨论乌克兰问题解决方案的会议中,尽管最终没有达成统一的宣言,但与会各方同意进一步地讨论乌克兰去年所提出的包含10项提议的和平计划。而按照乌克兰方面去年提出的“和平十条方案”,其中涉及要俄罗斯从乌克兰全面撤军,以及将克里米亚拱手让出之类的内容,当时便遭到了俄罗斯的一口回绝。对于俄罗斯而言,这一没有俄罗斯自己参与的会议继续讨论乌克兰的和平计划,自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而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恐怕还是中国参与此次会议而带来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中方派出先前曾访问欧洲进行冲突斡旋的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出席会议,中方强调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推动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对此,乌克兰和西方媒体给出了特别的解读。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对于中国代表的参加十分兴奋,他将中方参会形容“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而美国方面也不例外,在会议结束之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就对媒体表示,美方“的确认为中国参加是富有成效的。”与之类似的还有不少西方媒体,西方舆论纷纷将此次中国的参会,描述为中方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发生了关键变化”。不得不说,西方和乌克兰如此兴奋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既对中国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同时也希望以此打击俄罗斯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但在西方集团集体蔑视俄罗斯利益的背景下,中国的中立立场在西方眼里就显得是在“偏袒”俄罗斯,而西方也一直试图把中国的中立立场改过来,至少让中方不那么“偏袒”俄罗斯。而中方这一次参加没有俄罗斯参与的和平会议,尤其是参与讨论乌克兰方面极度忽视俄罗斯诉求的和平条件,这让部分西方国家和乌克兰看到了希望,他们正期待着中国能够“抛弃”俄罗斯,站到西方和乌克兰这边来一起对俄罗斯施压。而作为俄罗斯重要伙伴的中国,一旦真的站到西方这边,对俄罗斯的打击无疑是相当沉重的。虽然中国只不过是参与相关讨论,并没有和西方达成共识,但乌克兰和西方非要大肆炒作中方参会的意义,之所以要这么做的原因,恐怕就是西方和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攻心”战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来看,西方和乌克兰试图对外界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的调停角色,甚至于调停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仅不再试图独自斡旋俄乌冲突,而且准备在调停条件上也向西方和乌克兰“靠拢”。不得不说,西方的这种意图是非常阴险的,如果能够传播出这种态度,不仅会影响中俄关系,更是会对俄罗斯总统普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给俄方制造出一种中国要“抛弃”俄罗斯的错觉,从而迫使俄罗斯接受一个有利于西方和乌克兰的和平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对于西方媒体渲染的相关信息,我们绝对不能被误导,中方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态度并没有发生变化,中国的态度如何要看中方自己的表态,而不是由西方舆论来定义。虽然中方本着推动和平的意愿参加讨论,但西方和乌克兰若以为中方会放弃自己原本的中立态度,转而成为配合西方和乌克兰对俄施压的角色,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而俄罗斯也应该对中国抱有信心,不要轻信了西方舆论的挑唆和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