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九年,沉重的政务、频繁的游玩巡幸耗空了文艺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元气,年仅三十七岁的宣宗即将到达他生命的终点。十二月初一,依礼制皇帝需要亲自前往太庙主持祭祀,已病入膏肓的宣宗只得下令卫王朱瞻埏代行。

《明宣宗行乐图》 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朱瞻埏是宣宗同父异母(恭肃贵妃郭氏)弟,因为朱瞻埏体弱多病加之宣宗也挺喜欢这个弟弟,就没有让他就藩而是留在京师。朱瞻埏于正统四年病逝,年二十二岁。

一个月后,宣德十年正月初一。正旦节作为皇朝每年的第一个大型节日,朝廷要举办大礼朝会,文武百官、勋臣贵戚、藩邦使节都要上朝来朝贺天子。已经卧床不起的宣宗只能传旨免朝,令群臣至文华殿拜谒皇太子朱祁镇。

此时朝廷上下基本都心知肚明,即将有大事发生。正月初三,宣宗留下遗诏后驾崩于紫禁城乾清宫。

明朝经仁、宣二帝十年苦心治理,虽然表面上四海升平,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铁打的江山。北面的蒙古诸部正在逐渐恢复,并对大明虎视眈眈。内部各种矛盾也在不断涌动侵蚀着皇朝。

最严重的问题是,宣宗选定的继承人朱祁镇实际年龄只有七岁二个月。主少国疑,朝野内外自然就流言纷纷。很多人认为将会废皇太子,召藩王入京登基称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在宣宗留有明确遗诏的情况下,还会有这种流言呢?

首要的原因是,洪武十三年太祖关闭中书省取消丞相制度后,他为大明皇朝重新设计的中枢管理体制就是皇帝总揽大权。姑且不论这种政体是好是坏,这种政体的运行需要一个基础性条件 –皇帝具有独立处理朝政的能力。

而七岁的朱祁镇显然不具备这个能力。由于继承人的原因,皇朝面临无法正常运行的危机,大家议论会更换继承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其次,皇太子自己的出身也是个问题。朱祁镇本为一个宫女所生,贵妃孙氏为了晋升皇后而夺人之子。既然被议论来路不明,朱祁镇的皇太子地位在大家眼里也就不是那么正统了。

注:孙氏和皇后胡善祥均无子。朱祁镇出生后,宣宗以皇后无子逼胡善祥上表自废后位,随后改立孙氏为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皇帝的“遗命”只有正式诏告天下之后,才是皇朝上下不容置疑的“先帝遗诏”。一般皇帝驾崩的当天,就会以皇帝遗诏的方式公布继承人以定人心。但是宣宗驾崩到朱祁镇正式被承认是皇帝,中间有七天时间。

如此长的空白期,说明当时掌握皇朝命运的人,宣宗生母皇太后张氏在犹豫。

各种传言中将代替皇太子登基的藩王被指最多的襄王朱瞻墡,首先朱瞻墡素有“贤王”的美誉,其次朱瞻墡是皇太后的亲子,宣宗的亲弟弟。作为母亲,皇太后疼爱和偏向自己的儿子,这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注:朱瞻墡后来又有一次当皇帝的机会。正统十四年有英宗在土木堡被也先俘虏,孙太后本想立朱瞻墡为帝,但他自己上书回绝了。“太后命取襄国金符入宫,不果召。瞻墡上书,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募勇智士迎车驾。”《明史》

除此之外,皇太后也在犹豫朝政处理的问题。

虽然张太后从仁宗开始就参与了朝政,而且宣宗也有遗命“家国重务必须上禀皇太后皇后”。但是之前都是仁、宣二帝为主,她做辅。这次却需要她来挑大梁,不是皇太后认为自己没这个能力,是她不愿意违背祖制。

张太后是个非常理智的政治家,她很明白外戚干政的危害和反噬不在于她,而在于她的家族和后人。为了保护明朝和她自己的家族,她才不愿意违背祖制。汉初诸吕、东汉的诸多外戚就是下场。

杨士奇曾请求皇太后允许她的弟弟张升出仕一同辅政,但是皇太后严词拒绝,并且以皇帝名义发布了敕令来禁止类似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太后在辅助两任皇帝参政的过程中,也意识到文官集团对于皇权的威胁,而且随着皇朝对文官的日益倚重,皇帝将很难再凭一己之力就压制住外朝文官。七岁的朱祁镇登基称帝容易,但是成年之后从外朝文官手中收回权柄却很难,一旦失败不光他自己,包括其后的皇帝们可能都会成为傀儡。

在这个皇权与文官集团博弈的关键时刻,让七岁的孩子做皇帝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除非她能提前帮助皇帝找到一个稳定的助力。

注:实际宣宗就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了,他设置内书堂培养宦官帮助自己处理朝政就是为了降低对外朝文官的依赖。

最后一个原因是张太后要阻止皇后孙氏出来干政。宣宗遗命里是明确给予了皇后干政的权利“上禀皇太后皇后”。本来孙太后因胡善祥被废后位一事就对孙氏不满。而且孙氏参政后,谁也不能保证,她是不是会压抑住自己的野心,会不会纵容自己家族参与政务,进而引发朝堂的混乱。

注:胡善祥被废后,张太后依然以皇后之礼待她,宫廷宴会上也让胡善祥居于孙皇后之上。

基于上面的原因,张太后确实犹豫了一段时间,这也是那几天空白期出现的原因。不过最终为了尊重她儿子的遗愿,以及不给以后皇位传承引发腥风血雨的机会,她还是决定遵从“嫡长子继承”的祖制。

张太后带着皇太子朱祁镇在乾清宫召见朝廷重臣以及勋贵,当众指着朱祁镇宣布:“此新天子也。”群臣当即跪拜,口称万岁,朝廷内外的流言也就此终止。

第二天,正月初十,七岁的朱祁镇换上皇帝朝服,在文华殿接受文武官员的正式朝拜,定第二年年号为正统,诏告天下,登基称帝。

不过宣宗的遗命还是没有被彻底执行,张太后坚决拒绝了请她出面参政并垂帘听政的要求,目的就是为了杜绝孙皇后、外戚们参政的一切可能。但是为了便于自己控制朝堂,为自己的儿子、孙子看好大明的江山,她开创了全新的制度 --票拟、批红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政务由内阁大学士们拟定具体的处理方案和意见,皇帝在司礼监的协助下决定是否同意内阁的票拟(不同意就返回重新票拟),最终的方案成为正式旨意并交由对应的部门去执行。

司礼监(也就是宦官势力)只不过是张太后和内阁之间的传递信息的工具罢了。待到皇帝成年亲政,她撒手西去,皇帝也仍然可以借助宦官来制衡外朝。

张太后就是用这种办法即规避了外戚干政的可能,又解决了幼年皇帝无法处理政务的问题,还为皇帝及他的后任者们准备好了与文官抗衡的助力。也在一个十字路为大明皇朝做出了决定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