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美两国之间的枪声真的响起,包括韩国在内,可能有三个国家插翅难逃,而在军事冲突爆发之前,首尔方面就已经感到了寒意,尹锡悦当局不得不紧急踩刹车。

台海冲突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对于中国来说是如此。近日,美国《经济学人》杂志发文指出,根据目前的评估,其认为中国大陆直接对台采取武力行动“非常不可能”,然而,一旦在台海爆发冲突,日本、韩国及菲律宾的处境“最脆弱”。《经济学人》强调,上述三国不仅地理上接近台湾海峡、且与中国大陆贸易密切,更关键的是,这三国都是与美国缔结盟约的国家,因此在解放军采取行动,而美军介入时,这些国家可能会受到先发制人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当指出,《经济学人》杂志的这番分析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部分渲染局势紧张的夸大。虽然日本、韩国以及菲律宾都是美国的盟友,但如果这些国家能够保持理智,避免跟随美国直接介入台海冲突的话,那么中方自然没有必要对这些国家进行所谓的“先发制人打击”。事实上,除去日本几乎确定会跟随美国对台海局势进行直接介入之外,韩国和菲律宾对于台海问题的态度还是比较暧昧的,尤其是菲律宾方面曾强调不会允许本国成为对外军事行动的中转站,这就更是表明了该国不想和中国为敌的态度。不过,如果有些国家不能保持理智,真的要跟随美国对抗中国的话,那么他们确实会插翅难飞,在中国周边,解放军的军事优势是美军都无法动摇的,对这些国家而言,和中国进行军事对抗无异于自寻死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在台海区域还保持着平静,但对于部分跟随美国执行反华政策的国家而言,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深刻的“寒意”,韩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从今年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来看,韩国这个国家的情况着实不妙,以至于有媒体以“金丝雀在尖叫”的标题形容韩国的情况。作为一个非常依赖对外出口的经济体,韩国向来对世界贸易形式非常敏感,因此也被戏称为世界经济的“金丝雀”。而据韩联社报道,截止今年5月,韩国连续15个月出现逆差,这是过去26年来的最长记录,上一次的记录还是在1997年5月。在这样的数据之下,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是,韩国外贸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韩国陷入困境的原因,其实各方也都心知肚明,那就是尹锡悦当局为配合美国,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出口限制政策,这导致韩国对华出口大幅下滑。根据韩国贸易协会公布的资料,中国在韩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2021年的25.3%,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9.5%,下降幅度不可谓不大。对于这样的局面,有韩国媒体就打了个比方,形容韩国是被中美半导体竞争的火星给溅到了,这样的比喻倒是颇为巧妙而贴切,但韩国政府自己显然应该为此承担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济形势的压力下,尽管尹锡悦不愿意改正自己的亲美政策,但他看起来也不得不给中韩关系的恶化踩下刹车。据悉,韩国外交部长官朴振可能将在7月14日,与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印尼雅加达举行会谈,双方有望通过当地的行程协调以促成会晤。一旦会晤得以推进,这将是二人时隔11个月后再度线下见面。不难猜测,尹锡悦当局这是试图缓和中韩关系,从而为重压下的韩国经济寻找出路。不过,如果尹锡悦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华的态度,恐怕中韩关系乃至韩国的未来都很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