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刚走,俄主席就开始访华,除了在北京举行会谈以外,所罗门群岛也开始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在中美博弈进入新的阶段之后,美国未来会主动缓和双方紧张关系么?

在7月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结束了4天的访华之行离开中国。在离开中国之前的新闻记者会上,耶伦也对本次访华之行进行了总结,指出虽然当前中美之间存在重大的分歧和争端,但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进行经济“脱钩”,因为那不仅会对中美两国造成可怕的灾难,而且还会给全球产生难以想象的冲击,破坏世界的稳定与和平。似乎是为了方便后续美国高层的访华,以及给中美元首在年底的线下会晤做铺垫,耶伦还特意引用了一句中国在形容中美关系时的名言名句:太平洋足够大,能够容纳中美两国繁荣发展。不出意外,耶伦这番表态在被媒体报道之后也是引发了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在一些政治专家看来,耶伦尽管没有在本次访华之行中与中方达成一些共识或者协议,但对于缓和中美关系确实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考虑到美国政府喜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所以我们也需要做好准备应对美国的随时“翻脸”。而就在耶伦走的同一天,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应邀率团对中国进行访问,随后在北京与中方高层举行了会晤。对于这次马特维延科的访华之行,外界也是高度重视。一方面,本次访华的时间节点非常巧合,耶伦前脚才离开,马特维延科后脚就抵达北京。虽然在官方通报中,马特维延科的访华的相关行程安排早在耶伦访华之前就已经确定下来了,但这个时间节点巧合到让外界都相信俄罗斯是故意这样做的,就是专门来叫板美国,同时也对美国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美国不想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那么俄罗斯就一定会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中俄合作将联手应对美国的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在马特维延科访华之前,俄罗斯国内发生的“瓦格纳叛乱”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次闹剧对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马特维延科选择在“瓦格纳叛乱”事件不久之后访华,也间接表明普京政府已经牢牢控制住了俄罗斯的局势,彻底让“瓦格纳叛乱”闹剧成为过去。作为俄罗斯政府中的第三号实权人物,马特维延科被西方媒体认为是俄总统的心腹成员,所以这次她的访华之行,不仅是为了加强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签署相关的合作协议,而且也有可能是为普京2023年的访华奠定基础,这也是加强中俄两国政治互信的一个重要举措。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马特维延科这位俄政府高层以外,在耶伦才离开中国的这段时间,还有另外一个美国最不希望看到的政要访华了,他就是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外界对于这个国家的印象还停留在此前所罗门群岛和中国签署的警务合作协议,因为按照协议规定,一旦所罗门群岛有需求,中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派遣警察部队进驻所罗门群岛,配合当地的政府部门维持秩序、平定动乱和救灾抢险。但是这一份对所罗门群岛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起到极大推动作用的协议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看来,就是一份“驻军协议”,认为中国将会通过在所罗门群岛“驻军”的方式,打破美国在亚太地区针对中国建立的包围圈,同时也将可以对澳大利亚进行震慑,所以“破防”之后的澳大利亚指责中所警务合作是一个“破坏亚太秩序和平稳定”的举动,要求所罗门群岛单方面结束这一协议。说实话,澳大利亚这一要求非常搞笑,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所罗门群岛的“宗主国”?所以,不出意外,澳大利亚的这一无理要求直接遭到了所罗门群岛的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除了双方的警务合作协议以外,所罗门群岛政府一行人还将会对中国江苏等经济发达的省份进行考察,显然也是希望可以学习和引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而对于中国而言,通过和所罗门等南太平洋岛国的合作,除了扩大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存在感以外,确实可以有效打破美国在亚太地区针对中国建立的封锁包围圈,让美国的狼子野心彻底以失败告终。只是随着中美两国博弈范围和领域的不断扩大,美国在短时间内也估计不会放弃对华的打压战略。但在近期这一系列中美高层的对话中,中方所表明的坚定态度和立场,美方想必应该很清楚了,如果想谈合作?那么咱们乐意至极。但如果非要搞对抗?那么咱们也同样奉陪到底,希望美方最后可别误判了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