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让我失望。”

就父亲的这么一句话,让范思辙委屈到落泪。

默默跪下,深深一拜。

多少年了,被打压的小儿子终于得到了父亲的一句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热播剧《庆余年2》中的一幕。

那一刻,我眼前有些恍惚。

电视剧里的范思辙和演员郭麒麟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

2019年年底,郭麒麟主演的话剧《牛天赐》全国巡演。

一次,表演结束,观众席中的老郭突然走上舞台,给了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开口道:

“演得不错,演得比我好。”

郭麒麟先是一愣,然后一把抱住父亲,痛哭流涕。

而就在此前的一个月,《庆余年》第一季刚刚播出,记者追问郭麒麟“父亲有没有夸你”时,郭麒麟有一句玩笑似的回答:

“他都不知道我在干嘛。”

01

老郭对郭麒麟进行“挫折教育”已经不是啥新闻了。

很多家长还曾将他那段话奉为圭臬:

“这么大的孩子,把他所有的自尊全部打掉,他就明白了,我把他欺负够了,远比他出去之后,让外人欺负他我心里好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跟着父亲学相声以后,郭麒麟在大庭广众下挨训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因为演出效果不好,老郭甚至在微博上,公开批评道:

“蠢子无知,糊涂至极。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智上说,这当然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可所有的“爱之深,责之切”并非都是一剂良药。

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张国立曾经问郭麒麟:“你爸知道你来我们这个节目的事情吗?”

郭麒麟的回答让人心头一颤:

“我没有告诉他,我瞒着他来的。因为我和我父亲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父子的这么一个关系,我父亲说什么就是什么,直到我成年的时候,我父亲跟我说,打今天起你再有什么想法,想干什么事就大胆地去做,但是后果要自己承担。”

张国立又问,那你爸都是怎样评价你的呢?

郭麒麟说:“这22年,没听过一两次,所以我觉得是不是我爸对我不是那么的认可,我努力吧,努力有一天得到他的认可。”

郭麒麟如此,范思辙亦是如此。

作为范府的正牌公子,范思辙除了有点“贪财”,喜欢“做买卖”,既不放鹰逐犬,又不吃喝嫖赌,算得上公子哥中的一股清流。

可在父亲范建的口中,却被批得体无完肤:“文也不行,武也不就,成天游手好闲,简直是一无是处”。

但凡范思辙有点差池,就要家法伺候。

所以,这才有了那个见了父亲犹如老鼠见了猫,被传唤二话不说就给跪一个的“怂二公子”。

其实,看过电视剧的观众都知道,范思辙才不是父亲口中那个没出息的孩子。

他为啥贪财?

他为啥心心念念要从商?

剧中借由范闲之口说了两段特别扎心的话。

一段是范闲对范建提醒:

“他痴迷于敛财,是因为什么?因为您是户部侍郎,掌管天下钱财,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下意识里希望能够帮到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段是范闲对范思辙的反问:

“你是不是想过对某人证明,证明自己不再是一个孩子了。你并非做每件事情都是错的,证明你自己也可以被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少人终其一生,只想得到父母认可啊?

幸运的,可能会在人生中的某一刻得到弥补;

不幸的,或许会成为此生再也无法愈合的伤

02

网上有一个热门话题:

从小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怎么样?

看到很多令人窒息的分享。

网友一:

敏感,总是看到自己缺点和不足。

多年以前,他和母亲一起去博物馆参观,碰到一个讲解员带着一群小朋友。

期间讲解员提了个问题,让大家一起回答。

他勇敢地举手回答。

本来就是重在参与,正确与否无可厚非。

但是母亲看到他答错了,觉得非常丢人。

而且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母亲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还不止一次地反问他:

你当时没觉得尴尬么,不觉得其他人把你当傻子看吗?

多年以后,他已经从当初那个求知若渴,无所畏惧的孩子,慢慢变成了畏畏缩缩,敏感他人目光的大人。

网友二:

那天,女生学会了一道菜:新疆炒米粉。

发到家庭群里,想和父母分享。

没想到父亲突然来了句:你除了吃,还是吃。

那一刻她的泪水夺眶而出,喜悦的心情一扫而空,那碗刚出锅的米粉也被她倒进了垃圾桶。

一瞬间,她仿佛又回到了高三的那个晚上。

女孩学习特别努力,每天晚自习都是最后一个走。

有时候母亲不能准时过来接她,她还会在学校的路灯下看书。

可当母亲把这一幕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居然说了句:装给谁看啊。

自此,女孩非常痛苦,她说:原生家庭带给她的,不是一时的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

网友三:

“你不配,你是穷人的孩子,人家是有钱的孩子。”

“你父母都不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你凭什么考上。”

“你活该不行哈哈哈哈,我都赶不上人家爹你凭什么赶上。”

你能想象这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女儿说出来的话吗?

父亲的否定、贬低,像一把把利剑刺穿了一个孩子的心。

在她十分相信父母依赖父母的年纪,受到了严重的内伤,几近抑郁。

此后,很多年,她都感觉身空力竭,无法喘息。

想起三毛写给父亲的那封信:

“这一生,丈夫欣赏我,朋友欣赏我,手足欣赏我,都解不开我心里那个死结,因为我的父亲……对我没有信心……爸爸,对我来说,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

我不知道年少时的经历,在三毛人生悲剧里起到了多大的影响。

但是有一点值得所有家长深省:

那些不被父母认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泥土里,哪怕努力钻出,开出花来,也带着一身的卑微。

03

《弗洛伊德的使命》里有一句话:

“一个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

深以为然,

看过一个火爆全网的视频。

那是一个4岁小男孩和母亲的对话。

儿子:如果我考上清华呢?

妈妈:那妈妈就很为你骄傲呀。

儿子:如果我考上北大呢?

妈妈:也会很骄傲的。

儿子:那我烤上地瓜呢?

妈妈:如果你把地瓜烤得又香又甜又软又美味的话,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也会为你骄傲的。

儿子:以后我就当个烤地瓜老板。

妈妈:哈哈哈哈那恭喜许果果有了新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刻,无数网友被这对母子治愈了,纷纷表示这一代孩子终于摆脱了父母的阴影。

最近,这对母子又有了新的动态。

小男孩到了上学的年纪,有一道题怎么做都不会。

男孩的妈妈没有放弃,在一旁耐心地鼓励着。

终于,做到第14遍的时候,男孩把题解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刹那间,他开怀大笑。

那样的快乐,终将伴随他一生,给他带来无限的力量和底气吧?

因为类似的故事,我们曾经遇见过。

一个前途远大的年轻人,跑去乡下种地。

创新农产品,屡屡失败。

他给母亲写信诉苦,母亲告诉他:别着急,你会成功的。

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袁隆平

一个身材矮小的女孩,喜欢上了乒乓球,所有人都不看好她。

她的父亲坚持对她说:“你很优秀,真的。”

这个女孩的名字,叫邓亚萍

一个小男孩沉默寡言,亲朋好友认为他精神不正常。

母亲告诉每一个人:

“我的孩子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

这个男孩的名字,叫爱因斯坦

04

《庆余年2》里,自从被父亲赞许过一次,范思辙就变得越来越自信。

他想外出闯荡,独当一面。

范父表示担心,他却给出了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

“我之前挣钱呢,是为了给您看的,我就是怕您觉得我是一个不中用的儿子,我就想着能让您骄傲一把。

但这次和以往不一样,这次其实我是为了自己,我想追逐我自己的梦想。”

最终,范父不再扫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的肯定可能会迟到,但再迟也别缺席。

就像心理学家张怡筠说的那样:

“父母亲存在的最大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父母。

希望所有的童年阴影都在我们自己手中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