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在阅读本期内容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秦始皇是明君,还是暴君?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在你们心目中秦始皇的形象,会让你持有不同的态度来阅读本期内容。好了,废话说到这,咱们开始今天的主题,秦始皇陵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上最大的陵墓

中国首位开启帝制的皇帝嬴政,其陵墓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由于陵墓在当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护,至今都是谜团重重。

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了中国大一统的王朝。也正因如此,他渴望永恒的皇权,对长生不老的痴迷已达病态的地步,他派遣大量的队伍,在全国各地寻找“长生”的灵丹妙药,还修建自己的“极乐净土”秦始皇陵。其实在中国古代帝国里,在位的帝王和世子,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了,这也是一种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记载,当时将近有72万名劳工参与建设陵墓,历时39年,直到秦始皇去世的第二年才完工。从人数和建造时间上看,秦始皇陵是人类历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秦始皇陵分为陵园区和陪葬区,陵园区的长方形,是按照当时咸阳城的布局而规划的,由内到外分别是地宫、内城和外城,可能大家看的有点懵,我放一张图,你们就一目了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宫就是存放秦始皇陵寝的地方,而地宫的正上方就是封土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故宫相比,陵墓的外城面积已经有220万㎡了,故宫总面积是72万㎡,如果算上其他的陪葬区面积的话,秦皇陵总面积是56平方千米,大约是78个故宫,其规模恐怕在未来也不会被超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始皇大部分时间都在想着怎么统一全国,为了彰显战功赫赫,所以陪葬区大部分都是和军队息息相关的物品。确实,生前的丰功伟业必须要用如此巨大的陵墓彰显,可是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人见过里面到底是什么样。(上述很多内容都是通过勘探仪器、史料和陪葬区挖掘推算得出的)

秦始皇陵被盗掘过吗

据史料记载,项羽入关后,占领咸阳,一把火烧掉了秦始皇的宫殿“阿房宫”,把财宝洗劫一空,并动用30万兵力来盗挖秦陵,金银财宝搬运了一个月都没搬运完。其实记载的大部分都没错,只是搜刮的财宝都是秦陵的地面宫殿,而秦陵地宫,构筑太过坚固,最主要的是,项羽找不到地宫入口,即便他有挖掘的想法,也由于时局动乱,他也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2年,国家“863秦陵考古计划”启动,有大约100多位考古界和地质界的专家,利用探测设备,对秦陵进行全面勘测,考古队在秦陵周围打了有五万多个小洞口,发现了很多重要的线索。地宫四周被5米厚的宫墙包围,也找到了通向地宫的隧道,经过勘测发现,这些隧道从未被打开过;还发现了不少盗洞,但大部分都偏离了方向,其中,最大的两个洞直径有一米,深度九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要的是,通过勘测发现,陪葬区的全部器、物都摆放整齐,并且还勘测出了地宫有大量的水银流动。由此专家可以断定,秦陵经历千年都未曾被盗掘过。中国历朝历代的皇陵几乎全部都被盗掘过,而没有被盗的只有两个,秦陵和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陵可以说是,古代帝王陵墓中价值最高的一座,能保存至今也可谓是一个奇迹。人们都对这一陵墓怀有极大的好奇心,想亲眼看一看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陵墓,可是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对其进行挖掘呢?

首先是保存文物的技术不足。大家都知道,陵墓内是密封的,如果出土后的文物和空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会加速文物的腐败,像秦陵这种考古,必须采用封闭式的挖掘。更重要的是,我国挖掘帝王陵多是出于保护,因为之前被盗掘过,为了防止塌陷才进行的保护性挖掘,未被盗掘过的帝王陵,原则上是不予以挖掘的。

这里有个小故事,1956年,时任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的郭沫若,向国家提出挖掘明十三陵定陵的建议,开始就遭到了很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但由于郭的坚持,终于获得了批准;而当时也由于考古意识的落后,没有做到保护措施,当空气和历经300年封闭空间的墓室接触后,成百上千幅字画、绸缎瞬间化为乌有,损失相当巨大;而后周总理说了七个字,“以后禁挖帝王陵”。而且北京的古城墙被拆也和郭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不能为少数人的好奇心,就去破坏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瑰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陵的又一大奇迹

1974年,陕西的一个农民大爷在挖水井,挖到数米的时候,一颗陶制的头颅从坑里滚了出来,后来越挖越多,于是农民大爷上报政府,国家派出考古队前往挖掘,而后考古队员们面前出现的便是一座座高两米,重600斤的泥质兵人,由于数量庞大,国家决定在原址上修建博物馆,并取名“兵马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是目前秦陵考古最大的发现,秦兵马俑分为四个坑,而四号坑属于回填的泥土坑,推测是因为秦末的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完成,其中一号坑最为壮观,但也由于挖掘技术有限,四个坑室虽以出土,但并未全部挖掘。据统计,兵马俑的数量估计在八千个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有不少朋友去过西安看兵马俑,可是你们知道吗?兵马俑在出土的时候是彩色的,全部都是栩栩如生的彩俑,可惜的是,当时的手段跟不上,刚挖掘出来没几分钟就褪色成土色了。在古代,漆器是属于当时的奢侈品,而漆树要种六年才能收集汁液做成涂料漆,兵马俑上的就是这种漆,而要给八千多尊兵佣上漆,就要二十万个漆树,这种奢侈程度也只有秦始皇敢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据国外专家研究,他用人脸识别软件,对上千个兵佣进行识别,惊奇的发现兵佣们的表情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这也就说明了,这些兵佣是按照当时的主力部队制作的,每一个兵佣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士兵,而且每一尊兵佣底部都刻着工匠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有“水银”川流不息?

据史料记载,秦陵以水银灌输,形成江河湖海,使用机关驱动营造川流不息的景象。水银在密闭空间里蒸发得非常缓慢,所以在地宫内可以保存几千年。同时,地宫内弥漫着水银的主要成分“汞”的气体,它即可以保证尸体和随葬品的不腐,也可以杀死闯入陵墓的盗墓者,因为汞气体是剧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古队也经过多次对封土堆的采样分析得出,封土堆汞含量比其他土壤高达280倍,说明史料中提到水银一说确实存在。据勘测估计,地宫中的水银起码有百吨,而且分布规律,从而模拟形成长江、黄河等大川。这也更能说明了秦陵从未被盗掘过,因为,哪怕只有一个小洞,水银也早已挥发殆尽。

秦始皇陵内部到底是什么样

在之后的考古中,中国邀请德国、英国的专家一起合作,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遥感测试,终于大致清楚了秦陵的内部结构。专家们做过一个模拟,如果将封土堆炸开,看到的是一座倒金字塔结构的巨大建筑,共九层,;底部为五百米乘五百米的正方形,对应的正好是“九五之尊”,意为天子。而通过隧道到达最底部,就是秦始皇的墓室,这是一个相当于五个足球场大小的空间,由水银模拟大江湖海,中间放置由青铜打造的秦始皇棺椁,这件青铜棺椁比已知的最大青铜器“司母戊方鼎”还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水银的密度比水要大,加上有足量的水银,棺椁就可以漂浮在上面,这也就符合了秦始皇想要云游四海的愿望。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墓室的顶部,布满了星象图。专家推测是一幅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再由水银构成的江河,这样秦始皇死后都可以,仰望天文,辅查地理,继续统治秦朝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枚“传国玉玺”

至今秦陵中有多少宝物,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了。但凭借陪葬坑的挖掘,能想象到地宫中宝物到底有多么精美。历史上有一块旷世美玉叫“和氏璧”,当年秦王要用15座城池来换这块玉石,最后被赵王使计秘密送回了赵国,后秦统一六国后,秦王还是得到了这块玉石,并雕刻成玉玺,代表皇权,永传后世,但是玉玺的真实模样无人知晓,只知道它方圆五寸,上面雕刻着一只盘龙,正面雕刻的是李斯所提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历代君王为了传国玉玺你争我夺,辗转两千年,最后下落不明。是秦始皇开创了玉玺制度,成了封建帝制的一个传统。传国玉玺可谓是文物中的文物,后专家认为,按照秦始皇的思维,他把秦军士兵和咸阳城都要带入地宫,那么这个玉玺很有可能也在地宫之中,因为只有这样,他在地下也能成为“正统的帝王”,而后来,历代帝王的玉玺也可能是个复制品,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信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全息影像和地质勘探技术的不断成熟,相信在未来不需要打开秦陵,我们也可以一睹其地宫的全貌,也许到那时,我们会更加惊叹秦始皇,这个统一六国的一代霸主的丰功伟业。同时,我也希望秦陵永远不被打开,毕竟不挖掘才是对它最好的保护,可以一直保存,直到人类文明消失。

本期完,感谢您的阅读,下期见

(作者何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