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由陈庚受命创建的哈军工正式开学 ,许多领导人都曾亲自去视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前往哈军工视察时,发现陪同自己吃饭的不是别人,居然是自己的侄子彭启超

“他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彭德怀脸色阴沉,他不可置信地看着一旁的陈庚

众人一脸尴尬,彭德怀的侄子听到这声呵斥,默默起身,转头向出口走去。

无奈的年少时期

1928年,彭启超呱呱落地,这一年,他的大伯彭德怀发动平江起义,带领着部队走南闯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与毛主席在井冈山汇合,共同创建红军革命根据地。

彭启超的大伯在外风风火火,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做的都是让百姓拍手称快的好事,但是却让敌人在背后恨得牙齿都咬碎。

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放冷枪,带人“围剿",彭德怀都一一破解。

而敌人的怨气却与日俱增,看着拿彭德怀毫无办法,敌人们就将目光转向他的亲人。

1940年,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将八路军的威名名扬在外,打出了我军的士气和志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份激动人心的好事,却让反动派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将他除之而后快。

所以反动派特务悄悄溜到彭德怀的家乡,来到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找到彭德怀三弟彭荣华的住址。

趁着夜色,一群反动派悄悄包围彭荣华一家,屋内的老狗似乎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不停地向外狂吠。

可惜当时已经夜深,老狗发出的叫声并未惊醒任何一个人。

等到屋内渐渐发现狗吠声时,反动派们也持枪冲了进去,没有给里面的人任何一丝反抗机会,枪声突然爆发!

当时彭启超年纪尚小,在听到枪声后就躲藏在角落里,虽然敌人没有发现他,可是他也因此近距离看到一场人间地狱。

反动派拿枪冲进来时,他的父亲彭荣华在一瞬间就被子弹击中,重重倒在地上,他的母亲见到这个情况,立马飞奔过去,想要查看丈夫的伤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敌人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这家人呢?一声枪响再次响起,彭启超的母亲也重重倒在地上,躺在他父亲的旁边,鲜血染红了整块地面。

躲在角落里的彭启超不敢发出一点声响,只见反动派们冲进屋子里打打砸砸,最后又将自己的二伯彭金华抓走。

“你们抓我走吧,反正什么也不会告诉你们,别白费力气了,最好现在就把我一枪打死!”他的二伯彭金华大声喊着,可是他的声音却越来越远,反动派们抓着他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金华

彭启超听见反动派们越走越远,“嗖”的一下跳出来,马上跑到父母亲身边,查看他们的情况。

“儿子,去找你的大伯彭德怀,去加入革命,拿起枪来战斗,为我们报仇!”彭启超的父亲紧紧抓住他儿子的手,毅然决然的说出这最后一句话,然后就离开了人世。

来不及悲伤,父母亲就这样在彭启超的面前渐渐流失生命。

天亮后,村里的乡亲们感谢彭家为中国、为人民做出的贡献,他们将彭启超父母的尸体收下,埋葬在墓地里,并且立上两座墓碑。

整个葬礼显得又安静又隐秘,反动派们依然游走于附近,大家都不敢声张。

年轻的彭启超好像在一夜之间忽然长大,他并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默默的跟随着村民们的脚步,完成整场葬礼。

不久之后传来他二伯彭金华的消息,原来彭金华在狱中一直不肯透露情报,已经被反动派们活活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之后,彭启超离开村庄,踏上寻找大伯彭德怀的道路。

他要寻亲,他要加入革命,他更要为亲人复仇!

寻亲路漫漫

为了能够找到大伯彭德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竟然在大街上公然唱起抗日歌曲,热血澎勃的歌词在大街上荡漾,街上的人们向他投来关切又激动的眼神。

“小兄弟,别唱了,你会被抓的。”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跑到彭启超的身边,轻声提醒他。

“我是为了找彭德怀才唱的!”彭启超并没有停下,他的歌声越发嘹亮。

可是还没等他唱多久,反动派们便从另一个街道转进来,一伙人将正在放声歌唱的彭启超压倒在地,一瞬间就被拖进小车里。

这一番举动,让彭启超在牢里关押了三个月……

出狱之后彭启超变得更加小心,他明白大张声势很有可能找不到共产党,反而先把反动派给招惹过来。

他开始慢慢朝着太行山脉的方向走去,并且一边走一边向当地村民们探寻情况。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慢慢靠近共产党,最终在太行山附近找到我方巡逻军队。

那时彭启超经过千里迢迢的路程,早已变得又黑又瘦又小。

当他看见我方士兵时,连忙大声呼喊,激动的说:

“我终于找到你们了,让我找的好苦啊!我要见彭德怀,他是我的大伯,我有重要消息要告诉他。”

很快,这个消息传到彭德怀的耳中,他立马让人将彭启超带来,两人刚一见面彭启超委屈的泪水便再也憋不住,他对自己的大伯哭诉说:

“反动派来过……父母死了,二伯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启超的话再也说不下去,彭德怀也不忍再听,他拍了拍彭起超的肩膀,对他说:

“你先回去休息吧,我让人带你去你的房间,让我静一静……”

这个消息对于彭德怀来说同样悲痛,他一时间甚至无法接受。

自此,彭启超被安顿在太行山内,所有人都认为这个远道而来的侄子会受到彭德怀的优待,可谁知,彭德怀对他极其严格。

原来彭启超在部队内并没有休息几天,就被他的大伯拖上训练场,向他教授我军士兵的基本知识。

瘦弱的身体在训练场内看上去更加渺小,毒辣辣的太阳无时无刻炙烤着大地,升起阵阵波浪。

但是彭德怀却并不放松对他的训练,彭启超也不负众望,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必备知识,被分配到八路军359旅中当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因为工作原因,被派到延安的彭德怀与他的侄子见了一面。

两人还没有说几句话,彭德怀突然脸色一沉,对着彭启超严肃的说:

“如果你会叛变革命,我就一枪崩了你。”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

彭启超虽然惊讶,但很快便想到这是彭德怀在点拨自己,因为不久之前曾发生过郭炳生事件。

事实正如彭启超所料,因为在彭德怀说完这句话后,走到他面前同样严肃的说:“如果未来我有二心,你也可以一枪把我击毙。”

彭启超内心又激动又委屈,他对革命,对党,对自己的大伯无比尊重,无比忠诚,怎么可能会做这样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转念一想,这件事情给大伯彭德怀带来不小的打击,所以彭启超点点头,对大伯彭德怀郑重的说:

“大伯,你放心,我对革命,对党绝对忠诚,绝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与彭德怀在延安共事的这段时间,彭启超并没有受到大伯的任何优待,反而大伯还会时时磨练自己,对自己的品格和能力进行考验。

在延安保卫战时,彭启超也参与战斗,和自己的大伯与所有的同志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

靠着自己的战绩和平时优异的表现,彭启超被特招到哈军工入学。

可是这件事情传到彭德怀的耳中,他怒不可遏,立刻冲到陈庚的面前对他说:

“彭启超只是一个初中生,怎么可以进哈军工?你们招收的都是高中生,我不允许这样破坏规矩的事情发生,请让他退学!”

陈庚先是一愣,他无奈的摇摇头,接着说:

“彭启超本人学习刻苦,是个聪明小伙,让他入学是学校党委常委会开会决定的,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你若是不满意,我们开会再讨论一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

会议在不久之后召开,陈庚说明了彭德怀的意见,可是大家仍然认为彭启超学习能力不低,在校期间可以跟上同学们的学习进度,不用勒令他退学。

彭德怀知道开会结果后,又冲过去问罪陈庚,陈庚却用一句话让彭德怀哑口无言,他说:

“彭启超学习能力极强,可以跟上任何一个学员!再说,他是革命烈士的子女,又从小参加革命,立下赫赫战功,你为什么让他退学?我们对待这样的人才既要严格,也要优待。”

彭德怀听后,只能摇摇头,对他说:

“对他要严格要求,是为了不让他在学校里荒废了学业,要让他比其他人更加优秀。”

所以,在经过一系列波折后,彭启超最终留在了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没想到后面发生的一件事情,又触碰了彭德怀的逆鳞,让他对彭启超发了一顿火。

彭德怀来到哈军工视察工作,在中午去食堂吃饭时,按照惯例,会安排一名优秀学生代表陪同他一起吃饭。

可当彭德怀进入食堂,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庞,就不由自主的紧紧皱起眉头,脸色一暗,大声说:

“他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

彭启超听到这句话,立马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着彭德怀鞠了一躬,然后立马离开食堂。

陈庚看着彭启超快速离开的背影,对着彭德怀说:

“你何必对这孩子这么严厉,他本来就学习优秀,成为学生代表也是正常的事情,与他吃个饭有啥不妥的呢?”

彭德怀摇摇头:

“如果是其他学生优秀代表,见一见,一起吃个饭也是可以的。只是我们作为军人和军人家属,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让任何优待发生。”他对自己和亲人一向要求严格,所以这样的事情他不能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知好心办了坏事的陈庚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什么,招呼着彭德怀坐下一起吃饭。

只是,陈庚的内心对彭德怀多了一份敬佩!

等这件事情过去一段时间后,彭德怀才从陈庚的口中得知,原来彭启超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就已经连连摇头,说:“大伯不会见我的,恐怕还会遭到训斥呢!”

知大伯者莫若彭启超,他深知自己陪同彭德怀一起吃饭,肯定是让彭德怀无法接受的行为。

所以早知结局的彭启超就算被彭德怀训斥,也毫不气馁,他继续回到教室里,认真刻苦完成自己的学业。

彭氏家风

彭德怀虽然在战场上叱咤风云,脾气火爆,对于自己和自己的亲属要求严格,从不寻求任何优待。

但是他在家庭中却是一个温柔的男人。

根据他的养女左太北回忆,彭德怀在家中从不大声说话,对自己的夫人浦安修从来都是温声细语的说话。

虽然自己的夫人不会做菜,唯一会的一道菜是用高压锅连米带菜煮成菜饭。

就是这样的菜肴,彭德怀也能在桌子旁边吃得津津有味,并且大声赞叹说:“好吃!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浦安修是典型的江南淑女,说话温声软语、气质可人,与风风火火的彭德华居然凑成一对良好夫妻,两个人组成的家庭是十分温馨且和睦的。

虽然如此,而彭德怀对家人也是十分严格的。

在五五授衔时,彭启超本来可以评为上尉,可是彭德怀却主动申请,让彭启超被“压一级”,最终被评为中尉。

对于这件事情,彭启超十分不解,他认为自己多年来是做出贡献的,所得成就也是光明正大的,为什么要被降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找到彭德怀,向他询问原因,彭德怀听后哈哈大笑,对他说:

“我知道凭你的能力可以被评为上尉,可是有这么多的士兵,他们同样做出贡献,却没有被评为上尉,谁知道你的军衔是不是凭借你大伯的关系才评上的呢?”

“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你做出贡献,不要在乎这一块牌牌,我们更要在乎全局。”

彭启超听后,羞愧的低下头,他知道自己对这件事太过执着,反而显得小气了。

彭启超又想到曾经在战场上共同英勇杀敌的同志,却永远将生命留在沙场上,对比他们,自己已经足够幸运,应该更要懂得感激。

与彭德怀对话后,彭启超欣然接受“中尉”的结果。

彭德怀的家风,是从一而终,不可动摇的。他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什么是真正的“彭氏家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年少失去双亲的彭启超,彭德怀没有溺爱对待,反而严格要求,助力成长,最终使彭启超成为一名栋梁之才。

对于自己的亲属,彭德怀以最亲切的关爱对待他们,铁汉柔情,他发自内心尊重自己的妻子,善待后辈。但是,他也一直严格对待他们,不允许出现所谓的“优待”。

悬岩险绝通铁道,巍山恶水齐变样;

党给人民无穷力,众志成城心向党。

彭德怀的一生不计个人得失,用一生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他的身影出现在沙场、国防、经济建设中,他为中国做出的贡献,将会被国人永远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