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性味归经】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淸热解毒,排脓,利尿

【别名】折耳根、猪鼻孔、狗心草

【科属】三白草科植物蕺菜

名字由来:因其全株有鱼腥臭气味而得名。

一、药用价值

它的根茎和叶子都可以入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以根茎的药用价值最高。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它可以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疾病。

二、食用价值

鱼腥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在中国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它的叶子和根茎都可以食用,其中以根茎的食用价值最高。鱼腥草的根茎呈白色,质地脆嫩,有着特殊的腥味,因此得名“鱼腥草”。鱼腥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凉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炒食、煮汤等,不同的食用方法可以带来不同的口感和风味。

三、药理研究

鱼腥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鱼腥草素、挥发油、黄酮类、甾醇类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作用。鱼腥草素是鱼腥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它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挥发油是鱼腥草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它具有抗菌、抗炎、镇痛等作用。黄酮类和甾醇类成分则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等作用。

四、相关文献记载

《名医别录》:主蠼螋溺疮。

《日华子本草》:淡竹筒内煨,敷恶疮白秃。

《履巉岩本草》:大治中暑伏热闷乱,不省人事。

《滇南本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

《本草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店疾,解硇毒。

《医林纂要》: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

陈念祖:生捣治呕血。

《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

《岭南采药录》:叶:敷恶毒大疮,能消毒;煎服能去湿热,治痢疾。

《现代实用中药》:生叶:烘热外贴,为发泡药,可治疮癣。凡疥癣肿胀,湿疹,腰痛等可作浴汤料。生嚼其根,防止冠心病的心绞痛发作。

《中国药植图鉴》: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剂。

《常用中草药手册》:消炎解毒,利尿消肿。治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尿路炎症及其它部位化脓性炎症,毒蛇咬伤。

《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乳腺炎,蜂窝织炎,中耳炎,肠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