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军飞行员开军机投奔我军,还带满飞机元宝,结局如何?

1949年2月杨宝庆驾驶一架飞机迫降河北唐山,跟随他一起飞到唐山的,除了一架先进的c46飞机,还有几箱装满银元的铁皮箱。杨宝庆为何要投诚我军,他最后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杨宝庆出生于1922年的河北省,在那底层农民只能被列强军阀剥削的年代,苛捐杂税压的他们喘不过气。1937年,日寇攻占河北,战乱外加干旱,颗粒无收的一家人只能选择投奔住在河南的三叔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三叔将杨宝庆视如己出,不仅穿衣吃饭照顾妥帖,还出钱供其读书。在三叔看来,只有读书才有机会出人头地,只不过家境也不富裕的只能供他读到了初中。

经过学习后的杨宝庆深知,只要日本人还没有打出去,自己和父母就不能过安稳日子,于是他提出了要报考军校的决定。本以为三叔会同意,谁知三叔以“太过危险”一口拒绝。血气方刚的杨宝庆还是选择背着三叔偷偷报名,最后阴差阳错成为空军学院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军校学习的杨宝庆一直希望自己能上战场打日本人,但是空军的培训和陆军不同,培训周期更长,等杨宝庆能熟练驾驶飞机时,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

不过在得知日本人的投降消息时,杨宝庆十分激动,他盼望着和父母,三叔团聚,但是国民党政府很快出尔反尔,挑起内战,身为空军运输大队的主力飞行员,杨宝庆不得不服从命令,运输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不过,败局已定的国民党政府为了拿捏他们这些飞行员,以保护的名义将他们的家属带到台湾,命人监禁起来,包括杨宝庆的父母妻儿。

杨宝庆在意识到国民党政府为了逼迫他们卖命,将妻儿抓为人质,甚至不管家属的死活逃往台湾的时候,杨宝庆对这个政府更加失望。起义的想法在脑海中萌生了。

1942年杨宝庆接到任务,令他运输载满搜刮来的飞机飞往台湾。

前一天夜里,遇到同是飞行员的姐夫赵联景,在经过思想斗争后,杨宝庆决定策反姐夫赵联景,二人联手一起起义。

“姐夫,和我一起去投奔共产党吧”。

赵联景看着杨宝庆,低声说到“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你先出发去解放区,等你你安顿好了我找机会带着父母妻儿一同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迫降危险重重,幸运的杨宝庆降落在位于解放区的唐山村落中。被解放军救醒后的杨宝庆上交了驾驶的c46运输机和重达4吨的银元,用于解放区的民生建设。

也在我党的努力下,杨宝庆的妻儿顺利的飞到北平,一家团圆。新中国的飞行员极为稀缺,杨宝庆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在组织的推荐下,杨宝庆也参加了开国大典,驾驶自己带来的c46运输机从天安门飞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杨宝庆被安排为飞行员的教官,培养出我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在解放西藏时,杨宝庆驾驶运输机多次为我军运输物资,立下个人二等功的荣誉,直到1985年,63岁的杨宝庆才从四川省重工业厅退休,享受正厅级待遇,和妻子携手过着向往已久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