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期:2024年6月8日~6月28日

越来越多的读者加入21天疯狂写作营,在这里,大家共同给予写作的支持和陪伴,有刚开始写作的,有写作了几年仍然找不到写作方向的,也有写得很好但是缺乏对自己的作品的自信的学员......几乎每位学员都带着一些小小的困惑和疑问来到21天疯狂写作营,21天之后,他们都有了各自的收获。这21天的疯狂写作营, 也许换来的还不是金钱,而是一份同路人的阅读,支持,和理解。当然,也有学员得到了知名文学平台的认可,成功发表了作品。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冒险,和成功一样未知。如果你愿意给自己一个可能在写作上成长的机会,欢迎加入21天疯狂写作营!

长按识码

长按识码

加班主任微信,确认报名并进群

为了让你更接近21天疯狂写作营,我们特意挑选了21天疯狂写作营的学员空灵的一篇练习打卡作业,供大家阅读,并且欢迎各位在留言处写下阅读后的感受。大家也可以针对练习题目在留言处作简短的创作。

练习题目:巨大反差

练习内容:

生活中总有些人带着令旁人感觉突兀的特征或者做着不符合一般常识的事情,围绕这样一个身上带着巨大反差的人物无主角完成一个故事。

拓展阅读:《百万英镑》马克·吐温

解析:

俗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这句话颇有调侃之意,但也说明一个道理,那些与人们日常经验存在差异的人和事儿更容易引起读者,而咱们今天的练习就是希望您可以设计或者从记忆中寻找这样一位与“常识”存在“巨大反差”的人,也许他是一位正在备考托福快递小哥、也许他是一位穿着阿玛尼风衣的农名工兄弟,也许他是一位正在与迟暮老妪卿卿我我的帅气小伙,他也可能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开着帕拉梅拉“把妹”……

总之,不管他是谁,他必须要和普罗大众生活经验存在“巨大反差”,之后,再请您围绕这位特异的人物完成一个故事。

他身上为什么会有这些奇特的特征、行为,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大众为什么会对他所代表的形成刻板印象,事实如此还是小看歧视?

群体刻板印象会与他产生怎样的冲突,另眼相看还是麻烦不断?

您不仅要关注人物身上的特异性,更要寻找“特异”产生的原因、造成的结果。

人们常说,生活比故事还离奇。

确实,需要逻辑支撑的故事不可能比没有逻辑的生活更离奇。

但是,故事存在的意义正是为无序的生活建立秩序,在无逻辑的生活中寻找逻辑,从无数的偶然中发现必然。

今天的拓展阅读是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

19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总量第一次超越了英国,马克·吐温的作品恰恰发表于此时。

在马克·吐温的故事中,一位穷困潦倒的美国职员出现在风度翩翩的绅士国度,这无疑是特异的,职员身上的巨额支票又与他低微的身份形成巨大反差,人物的特异性与他身上存在的反差催生了《百万英镑》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谁又能想到,在后来的岁月中“暴发户”美国超越“日不落帝国”,身怀巨款的“职员”取代“绅士”成为时代的主角。

侧面. 作者 空灵

郭德友真抠门。在他手下做事的工人都非常清楚这一点。

没有给过手下工人任何工资以外的福利, 从没请他们吃过一顿饭,哪怕是有时别人托他帮忙带瓶两块钱的矿泉水,他还得给那人算账。他不仅对别人抠门,对自己也一样抠门。当 包工头 五年多了,没少挣钱,但他身上穿的还是五年前那几套衣服。鞋子来回就两双,早已缝缝补补。

“说好听点这叫能省,会存钱。说难听点,这就是抠门抠到自己身上了!”——背后的议论,郭德友暗地里无意间听到过,装作不知情,大家明面上有说有笑。

“郭总,你怎么不买双新鞋穿呀?”黎诚曾问他。

“嗐,谁叫我是个念旧的人。这鞋子穿着舒服,就不想换新的了。虽然缝缝补补,看起来是旧了些,但重要的是穿着心里踏实。自己喜欢最要紧。”郭德友笑笑。

“好吧,不得不说你真念旧!”黎诚也笑笑。

一个人抠门起来,真的可以连买双新鞋买身新衣服都不舍得了?黎诚不禁这样想到。忍不住又问:“是不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有困难可以说出来,大家可以一起帮忙想办法解决。”

“没有没有,我生活挺好的,多谢你关心。”

跟在郭德友手下做事半年多了,黎诚也算是见识到了大家口中郭德友的抠门。但其实黎诚并不在意这一点,毕竟每个人对待“钱”这种东西的态度不尽相同,想怎么支配,自己说了算。

黎诚欣赏郭德友,他觉得这个人其实很好。待人友善,虽然是包工头,主要负责监工方面,却处处亲力亲为,谁谁谁需要帮助了,他都是爽快答应。一点也没有包工头的架子,从不游手好闲指手画脚。

可惜多数人都被他的抠门吸引了注意力,从而忽略了,这个人其实很善良。

有一天工地放假。黎诚接到郭德友打来的电话。

“阿诚,我想,我想……问问你,现在手头上有没有钱,能不能……借我五千。等工程款结下来,我马上还你。”电话那头,郭德友的声音放得很低。

“嗯,我有。方便知道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也不算什么困难,但我很需要这笔钱……”

“只要不是拿钱去赌博,我都可以借给你。”

“不是不是,我不赌博的……”

那天,郭德友约了黎诚出去。罕见的,郭德友全身上下焕然一新,无论是衣服还是鞋子,看起来都像新的。

“郭总,你终于买了新衣服新鞋子?”黎诚有些惊奇。

“呵呵,看上去还行吧?很久以前就买了的,只是很少穿。”郭德友说。

“很好看啊,平时也可以穿来上班嘛。”

郭德友笑了笑,没有说话。

然后郭德友带着黎诚进了商场,开始大肆采购——孩子的衣物、零食、玩具、读书用品……

黎诚大吃了好几惊。刚开始这样说:“你不是没结婚吗?就有孩子了?”

然后是这样说:“买这么多?你有很多孩子呀?”

接着又这样说:“我有点看不懂你了。”

最后,黎诚沉默了。郭德友从头到尾都是那句:一会你就知道了。

从商场出来,把买来的货物塞进黎诚车里。

“现在要去哪?”黎诚问。此刻,他已看不透眼前这个人。他第一次见这个大家一致认为抠门的人买东西这么疯狂,疯狂到完全不像是原本那个人了。

一个上工地要自己用大壶带茶水,喝完了也舍不得去便利店买瓶矿泉水的人,谁会想到有一天他去商场购物竟会这样疯狂、这样潇洒?

“去平安福利院。”郭德友指着前方路口,“那个路口右转,走两公里就到了。”

“所以你买这么多东西,是要送去福利院?……”黎诚心里,隐约有了答案。

那天,黎诚和郭德友一同走进福利院。给孩子们发放礼物时,他看见郭德友满脸洋溢着幸福。

孩子们领取礼物前期待的眼神、拆开礼物时兴奋的表情,全都是最美好的回馈。郭德友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当时,黎诚想起了毛不易的一首歌——

“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

我会买下所有难得一见的笑脸

让所有可怜的孩子不再胆怯……”

老师点评

您打卡中的人物与故事都非常生活化,有很多有趣且吸引人的特质,作品短小却叙述完整,可以看出您在有意识地维持作品的结构完整性,这是很好的习惯。 您以“平凡写不凡”的思路非常好,不过,这种写法要写好并不容易, “以小写大”和“以大写小”都是作者需要过的坎儿。而您的作品在实际完成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小纰漏,咱们简单说一下,希望您在今后创作中一定注意。

一、您作品的结构虽然完整却比较简单,缺少一个“二次转折”。

一般作品在行文中至少需要二次转折,这并非写作的金科玉律而是对读者的阅读习惯的回应。 通过您前半部分讲述,读者很可能对结尾建立两种预期,郭德友是“真抠门”还是“真好人”,这样,无论他是“好”是“坏”都不能突破读者期待,如果读者的期待不能被突破,自然就不会有所谓的“意味深长”、“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因此,微型小说往往需要在结尾处进行二次转折。

要解决这个问题,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①结局设置。让郭德友找到好人与坏人之间的第三种选择(突破读者的期待),或者,为结局再安排一次转折。

②调整文章结构。您可以尝试把作品换成插叙,把郭德友“向黎诚借钱”的部分放在前面,把郭德友的日常生活放在“黎诚的回忆”中,以黎诚的视角误导读者,让读者认定郭德友是个坏人、烂赌鬼、铁公鸡、吸血鬼,这样读者对结局的预期就会被引导(误导)到黎诚如何度过危机上而非郭德友的真实目的。福利院的结尾等于突破读者的期待。

二、您对于自己的人物还不够狠。

咱们也可以换个装X一点儿的说法——您没有让人物突破现实与虚构的边界。作品中的人物源于现实生活,但他们不是生活的简单复现而是生活的精炼,作者通过放大、缩小、聚焦、删减他们身上的某些特质来塑造更鲜活的人物。

您可以尝试让人物再夸张一点,某些性格再突出一点。

您作品中的郭德友是个很有趣的人物,但是您对他的塑造却有些平淡。比如开头部分,您完全可以让郭德友的行为再过分一点儿,工资总是不催不给、喝水还要把瓶收走,还可以用一些夸张的描写。

“皮鞋张嘴漏出袜子,袜子上几个破烂补丁,大脚趾头从破掉的补丁里面探出头张望,生怕漏掉地上的钢板儿”(临时想到,权作抛砖引玉)。

您不要害怕让他变成一个特异甚至令人讨厌的人,他越讨厌就越复杂,读者越讨厌他结尾的转折就越有力量。咱们今天练习的重点就是“反差”。

三、您的作品情节有些平。

您作品目前的结构比较完整,但是您仍然可以尝试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缓解“平”。

比如,开头部分可以尝试换成更口语化、更情绪化的叙述,用叙述者的情绪挑动读者的情绪。

“郭德友这个王八蛋,别看他平时人模狗样地领着十几个弟兄,其实,他娘的是工地里有名的铜王八、铁公鸡,哪个兄弟没受过他的气,谁没挨过他算计,不光拖欠工钱,有事儿没事儿还找这帮穷哥们儿借钱。

今天可算轮到黎诚倒霉,一早就被郭扒皮拉到办公室……”

后面可以顺势切入黎诚的叙述视角。其中出现脏话绝不是因为个人素质有问题,而是要用极端口语化的语言把读者控制在作者的叙述语境中。

比如,您结尾处的歌词也可以再处理一下。

何必要借黎诚想到的歌来点题呢?不妨直接让郭德友给黎诚朗诵一首“自己写的诗”(当然还是这首歌),听罢,黎城可以怀疑询问,郭德友漏出神秘微笑,黎城也可以直接质疑,“老板,你他娘叫毛不易呀?”用有一点儿幽默冲淡读者对故事情节的关注。

总之,您的创作思路很好,故事中的人物也非常吸引人,但是在实际完整过程中还有再往前更进一步的空间。

期待您更多的作品,加油~

想写,又不知道写什么,加入,先从练习开始吧!

“21天疯狂写作营”,每日一练习,每日一打卡,挑战你的写作极限。

如果你希望为自己的写作之路带来一丝火花和闪电,那么,加入21天疯狂写作营吧!现在正是夏天的预热,你的写作计划准备好了吗?

长按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