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电商平台,为什么京东最不应该倒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张报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张表你看出来了什么吗?拼多多的人均利润高达460万元,而京东呢,人均利润只有4.8万元。显然,拼多多是吊打京东。如果从资本角度看,那拼多多绝对是独角兽。但从社会角度来看呢,就可以看出巨大的差距。

截止到2023年,京东的员工人数已经超过了59万。相比之下,阿里巴巴的员工大约有22万,不到京东的一半。而拼多多的员工更少,只有约1.3万人,仅是京东的3%。员工越少,负担越轻,运营效益自然就更高。但京东用最少的利润创造了最多的就业机会。据悉,拼多多的员工收入普遍都低于阿里和京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很多人抱怨找不到工作,其实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工资合适且有保障的工作。我们看看东哥是怎么做的吧。每一个员工都交五险一金,建设直接可以拎包入住的员工公寓。这在民企中可不多见。尤其是全员缴纳五险一金,这条就能秒掉大多数对手。考虑到京东大部分是基层岗位,这种做法更显难得。

现在经济这么难,有的企业连基本的不优化员工都做不到,京东却能做到这样,可以说是非常有担当了。尤其是今年2月,京东宣布给两万多名一线客服加薪30%,采销人员工资涨100%,2024年零售员工最低加薪20%。其他企业降薪时,京东通过加薪和扩大招聘来扛起社会责任。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京东的做法值得点赞。

如果每家公司都能给员工提供像京东那样的保障,大家还用得着去捐学历,捐工作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可能会说,京东主要是物流员工占了大多数,没多大技术含量。我知道很多人读了大学,找到了体面的工作,就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如今,京东员工数已超56万,确实大多数是基层的物流、客服岗位。在其他公司外包的时候,京东却给很多底层人民提供了一份正式工作,解决了多少家庭的生计。企业的科技进步固然重要,但就业机会同样关键。对员工的态度更是重中之重。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高科技工作,中低端产业依然必不可少。这对社会就业和稳定至关重要。

刘强东当年决定自建京东物流,从一开始就注定这是一种笨重的商业模式。马云就曾说过,自建物流员工,会把自己害死。果不其然,京东物流直到现在也还没盈利。不只是京东物流,就是京东也很难赚大钱。因为京东把大把利润投在了基础设施和员工福利上。

很多人享受着京东的当日达或次日达,转身就说物流员工没意义。现在大多数的快递都放在驿站,快递员连电话都懒得打。但你在京东买东西,快递员都会提前打电话确认,然后把东西直接送到家门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拼多多公布了最新的季报利润,高达306亿,完爆阿里和京东。但资本的盛宴,跟我们有多大关系呢?别以为他们全搞些高大上的技术,其实就是在利用人性,用最少的钱赚最多的利润。拼多多为什么成功?不是因为产品多好,而是因为他们精准地抓住了目标用户,打造了赚钱的商业模式。为什么拼多多能如此低价,还能有很高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人力成本压得低,但你再看看京东,显然刘强东的兄弟们确实太多了。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优秀的公司满足需求,伟大的公司创造市场。”拼多多深挖底层市场,找到了那群容易满足、常被忽略的大众需求,满足了五亿底层人民的日常需求。但是京东却创造了将近60万人口的就业市场,相当于一个县城的人口规模了。

所以说,中国三大电商平台,京东真不该是倒下的那一个。东哥为社会提供了大把有尊严的工作机会。现在市场竞争那么激烈,其他平台为了利润不择手段,无效内卷,结果搞得京东和阿里都要开始优化人员了。很多人经常批评国企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可一到找工作,第一个想的还是那些国企、事业单位。为啥?因为那里不那么“卷”,福利好,工作稳定。我们得反思一下,国企为啥不那么容易裁员?答案是:他们肩负着太多社会责任。不是所有的效率都是以牺牲员工为代价的,京东和那些国企一样,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