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的9月9日,那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对于当时领导秋收起义的毛主席来说,这一天却异常艰难危险。在这一天,他差点被国民党的民团处决,经历了一次生死劫。

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49年后的1976年9月9日,毛主席最终还是在这一天离开了人世。看似平凡的一个日子,却在毛主席的一生中,留下了极其重要和不平凡的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的夏天,中国革命运动正处于最危急的时刻。国民党发动了对共产党的残酷镇压。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我们党中央决定在湘赣边界地区发动秋收起义,打响武装反击战的号角。

毛主席担任总指挥,负责统率起义军队。为了给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他和战友们乔装打扮,化名为煤矿采购员,前往周边地区购买军火物资。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出浏阳城的时候,遭遇了当地民团的盘查。那是一支由地主组建的武装力量,素来是镇压农民运动的凶残分子。

"你们三个,我看你们不像什么采购员,分明就是共产党的嫌疑分子!给我拿下,带到团防局去!"

民团头目一声令下,毛主席和战友们立刻被围困起来,情况危急万分。眼看就要被发现身份,毛主席当机立断,决定放手一搏,冒着生命危险,奋力逃脱。

毛主席先是用银元贿赂了一名民团,趁他分神之际,和战友们钻进了旁边的稻田里。可是很快,其他民团就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展开了紧急追捕。

眼看就要被逼上绝路,潘心源临危不乱,用一个个精妙绝伦的计谋,扰乱了敌人的视线,为主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你们搞什么,青天白日竟敢到处抓人,我去团防总局那里告你们的状哩!"潘心源一边高声咆哮,一边把身上的钱财抛洒开来,引诱敌人陷入金钱的诱惑,从而拖延了他们的脚步。

就在这个空隙,毛主席奋力狂奔,终于在一片水塘边的草丛里找到了掩体。他把自己整个泡在水里,只留一个头伸出水面,藏在草丛之中。

追兵很快赶到了这里,几乎就要发现主席的踪迹。可是就在那几次紧要关头,敌人却怎么也看不见他的身影,就这样放弃了搜索,离开了。

等到天色完全黑下来,毛主席这才从草丛里钻出来,却发现自己已经迷失了方向,根本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他又冷又饿,身心俱疲,几乎就要放弃最后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个危难关头,一位普通的农民出现了,救助了孤身一人的毛主席。

这位农民正在山上砍柴,看到有一个落魄的人影在林中摸索,便上前询问。毛主席如实说明了自己的处境,而这位农民二话不说,就把他领回了自己家中。

农民为主席备好简单的食物,让他暖和身子,又给他找来一身干净的衣裳。毛主席连连感谢,却被农民毫不在意地挥手拒绝了。

第二天一早,农民亲自给毛主席买了双草鞋和一把雨伞,然后将他送到通往城里的路口,嘱咐他一路小心。

毛主席心中无比感动,掏出身上所剩无几的银元,塞进了农民手里。尽管对方推辞,他还是执意如此,以表达内心的谢意。

这位普通的农民,不知道自己救助的是谁,却仍然尽了最大的善意和力量。他体现了人民群众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让毛主席倍加珍视和敬重。

多亏了战友和人民群众的鼎力相助,毛主席终于摆脱了这场生死劫难,继续前往秋收起义的前线。

很快,在他的率领下,秋收起义如期爆发,为中国革命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支支游击队伍应运而生,为今后创建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而那个曾经差点葬送了毛主席生命的9月9日,后来也成为了他离世的日期。1976年的九九重阳节,毛主席就这样与世长辞,留下了深重的缅怀。

有人说,这是一种巧合,也有人说,这是一种i天意注定。但无论如何,九九重阳日对毛主席来说,都是个载体沉重的日子,见证了他一生中最危险和最后时刻。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那场生死考验,毛主席才能更加执着于革命事业,最终开创了新中国的伟业。九九重阳,生与死交替,却也孕育着新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切艰难困苦,都无法阻挡一个人的壮志凌云。一切敌人的重重包围,都无法磨灭一个人的革命意志。

正是靠着那颗赤诚的心,靠着那份对人民的深深热爱,毛主席和无数革命先驱,才终于战胜了重重险阻,建立了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