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

广州,一线城市,超大城市,广东省省会。

在春秋战国时期,广东地区被称为“南越”,“百越”,《汉书》称“南粤”,据说,当时已经有了城市的雏形,叫做“楚庭”。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派任嚣、赵佗第二次攻打百越,并设置南海、象郡、桂林三郡。南海郡尉任嚣在番山、禺山上(今中山四路仓边路附近)修筑了最早的广州城—番禺,也称任嚣城。

赵佗建立南越国以后,对番禺城加以扩建,并成为了南越国的国都。

三国时期,孙权派步骘为交州刺史,经营岭南。公元217年,步骘将交州的州治迁回番禺,并对城池进行扩建。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广州”由此得名。在南北朝时期,广州城又改回名字“番禺”,但在唐朝,又改为“广州”,并沿用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韶关市

韶关,广东的北大门,地级市。

韶关古称“韶州”。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今天的韶关境内设曲江县,隶属于桂阳郡(郡治在今天的湖南郴州)。

三国时期,吴国的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始兴郡设立,辖区范围大致为今天的韶关市,湖南和江西的南部部分地区,曲江县为始兴郡治所。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兴郡划归广州管辖。自此,韶关跟湖南脱离了隶属关系。

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废始兴郡,改为韶州。韶州,因为北面有一座名胜韶石山得名。

明清两朝,因为韶州地处南北交通要道,朝廷在这里设关卡收税,因此民间把韶州俗称为“韶关”。注意了,这只是民间的称呼,官方还一直是“韶州府”。

民国时期,韶关才正式成为官方的地名。

现在还有一些人建议,把“韶关”恢复为用了一千多年的古地名“韶州”。

敬请关注,感谢每一个遇见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