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喜欢历史的朋友,对于曹操的生平履历并不陌生。只是一部《三国演义》写得实在是精彩,几百年来其中的角色更是深入人心,对于这些历史上鲜活的面孔,大多数人宁愿相信小说而不愿相信历史。比如刘备的仁、曹操的奸、关羽的义、赵云的忠、张飞的莽、马超的勇等,有些偏离了历史事实,有些或掺有水份。其中,曹操的形像偏离历史最远,将曹操写成一个乱世奸雄,实在是有失公道。那么,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操准确的历史评价,是将他定位在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情况下,曹操首先脱颖而出,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迅速统一了北方,使天下纷争的局面趋于稳定,对于北方的民生、政治都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对于北方边境的巩固,抵御外族对中原的侵扰,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由于曹操的不懈努力,对于东汉末年的乱局,最终没有演成“五胡乱华”及南北朝的局面,这也不能不说是他的功劳。他自己也曾毫不掩饰地说过,如果沒有他,还不知要产生多少皇帝呢!那么,曹操对于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便派人四处寻找蔡文姬的下落,最后得知为了逃避战乱,蔡文姬流落匈奴,嫁给了匈奴的右贤王,而此时的蔡文姬已为人母。于是,曹操经过与匈奴谈判,花重金将她赎回。那么,曹操为何要费这么大的周折寻找这样一个柔弱女子呢?是贪色还是别有用心?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想必大家也不陌生,那可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大文豪,他不但极其深厚的文学素养,而且精通书法、音律。我们知道,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早年与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而蔡文姬自幼聪颖,更是受其义的熏陶,更是才艺双全。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便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以尽情谊。这只是原因之一,那么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他想听琴曲不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不是。蔡邕一生致力于史料、古籍的整理、编写,他是想续编《汉书》,这是曹操知道的。在董卓之乱时,由于蔡邕对董之死发出了一声叹息,后被王允那个混蛋整死了。其后,由于战乱,蔡邕的数以千计篇文稿被毁。所以,曹操将蔡文姬赎回,是想让他继承父志,继续编《汉书》。当然,那么多的文稿要全部恢复已是不可能了,但蔡文姬仅凭记忆还是写出了四百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将此事上升到民族的高度,这无疑是曹操对于历史最大的贡献,它保证了中华文时史的连续传承,也反应出曹操卓越的政治远见,是一项功在千秋之举。当然,《汉书》中有多少是通过曹操努力补编的内容已是无可考证,但通过蔡文姬恢复的蔡邕编撰的古籍却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