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姐姐隐居几十年,临死前透露了一个秘密:慈禧不是病死的!太医怕死,才隐瞒真相!

公元1908年11月12日晚,太医屈桂庭被传去给光绪看病,一进入光绪的寝殿,屈桂庭吓了一大跳,光绪下在床上滚来滚去,满头大汗。他一看到太医进来,大叫:“太医,快救我,我肚子快要痛死了!”

屈桂庭赶紧上前查看,发现光绪脸色发黑、舌头焦黄,很明显就是中毒的症状。

屈庭桂看着冷冷清清的寝殿,再看着光绪身上单薄发黑的棉被,这哪是一个皇上应该有的待遇,连一个下人都不如,他什么也不敢说,仍然照着以前的方子开药。

3天后,也就是公元1908年的11月14日,这个一生都受制于人的傀儡皇帝,终于闭上了双眼,死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诡异的是,在光绪帝死后的不到20小时,慈禧也死了。大清国两天之内,两个最高统治者相继离世,究竟是巧合还是阴谋?这不得不让人觉得蹊跷,关于两人的死因,众说纷纭。

时间到了21世纪,随着考古技术、科研水平的提高,这桩清朝谜案也有了答案。

2003年,由央视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反应工程研究设计所和北京市 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四个单位共同合作,组成“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小姐,运用最先进的技术、采用最精密的仪器,对光绪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以及墓内外的环境进行反复检验和分析研究。

经过长达5年的分析研究,终于破解了光绪帝的死亡之谜——光绪系砒霜中毒而死。

这个结论,和当时屈桂庭的诊断相吻合。

虽然究竟是谁给光绪下的毒,是慈禧、李莲英还是袁世凯,已经无从考究,也将会成为一个永远的谜,但不管实际下毒的人是谁,都与慈禧脱不了干系,没有慈禧的授权,没有人敢给光绪下毒。

这在当时的一些相关记录或传记中都能得佐证。

1、日本公使内田康哉的记录

1904年,日本公使内田康哉同外务部侍郎伍廷芳在一次会面中,有一段对话,后来被内田康哉记录了下来。

内田康哉问伍廷芳:”皇太后如果驾崩了,皇上会如何?“

伍廷芳回答:”亦如世间传闻,诚为清国忧心之事,万望无生此变。“

意思是说,就像传言的那样,这也是我们所担心的,希望到时候不会发生。“传言”是什么呢?传言就是皇太后驾崩之时就是皇上祸起之时。

内田康哉

2、《澄斋日记》,恽毓鼎著

恽毓鼎就是长期陪侍光绪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兼起居注官,也就是专门记录光绪起居言行的记录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宣统三年时,他就写成了《崇陵传信录》这部传记,里面写道: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初十,慈禧74岁寿诞,因为贪嘴吃了一个苹果和乳酪,痢疾复发,卧病不起。这时便有人(这人应该就是李莲英)跑到慈禧太后那去嚼舌根子,说:”帝闻太后病,有喜色。“慈禧听完大怒:”我不能先尔死。“

恽毓鼎在写《崇陵传信录》时,清朝还没有灭亡,很多事都不能说那么白。清朝灭亡后,言路已开,恽毓鼎在他的《澄斋日记》中,则直接写道:“清之亡,虽为隆裕,而害先帝,立幼主,授载沣以重器,其祸实归于孝钦也。”

孝钦就是慈禧死后的谥号。

3、《瀛台泣血记》,德龄公主著

德龄公主曾经在慈禧太后身边陪侍两年,对慈禧非常有好感,在她写的书中,对慈禧有很多的褒扬。

但对于光绪帝的死,她在《瀛台泣血记》一书中却说:“我竭力袒护老佛爷,可是对于她之经常虐待光绪,以及她谋害光绪性命的事,我却无法替她找出丝毫借口。”

德龄公主和慈禧太后

所以说,关于光绪之死,当时跟光绪、慈禧有亲密接触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光绪是慈禧害死的,只是不敢说而已。

既然关于“光绪之死”的谜案,用现今的科学已经能够得出确切的答案,为什么考古学家没有对慈禧的死因进行立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