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加强涉外领域立法工作,传承和发扬涉外商事多元解纷领域“枫桥经验”,助力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浦东法院积极提出《浦东新区健全涉外商事争议多元解决机制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立法建议,并在浦东人大指导下协同相关单位,负责起草工作。目前,《若干规定》已获浦东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于2024年6月1日正式施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浦东时报》头版刊文,介绍

《若干规定》出台背景意义

着眼司法实践

提出立法建议

浦东法院自2014年起在自贸区法庭探索涉自贸区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并于2019年成立涉外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解决工作室。

依托这一机制,2014年至今自贸区法庭共委托非诉调解组织调解案件9521件,正式进入调解程序案件5226件,成功调解2250件,调解成功率达43.05%,纠纷平均处理周期30天,纠纷化解标的金额达48.5亿元,为中外当事人高效解纷提供了便利。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工作室还被国家发改委评为“浦东新一轮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

基于这些创新经验及涉外商事案件审判实践,浦东法院提出了《若干规定》的立法建议,并借鉴上海高院搭建上海法院国际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的成功经验,吸收临港新片区争议解决中心的探索成果,形成立法建议稿。

聚焦涉外特色

代表议案加速立法进程

《若干规定》是浦东新区首部专门聚焦涉外领域出台的管理措施,也是区人大常委会首次将涉及两院的立法议案转为管理措施的成功实践,将有效回应中外当事人现实需求,推动形成涉外商事争议多元解决新格局。

浦东法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召开商务领域立法研讨会及草案建议稿论证会,邀请高校专家会同仲裁机构、调解组织等实践单位出谋划策,分析涉外领域国内外最新立法动向,助力完善《若干规定》内容。

同时,浦东法院还积极配合浦东人大,起草《若干规定》人大立法议案。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今年1月李忠英等61名浦东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立法议案,后经人大常委会审议,《若干规定》被纳入年度法治保障计划。

浦东人大牵头组建的立法工作专班,先后召开6次读稿论证会,对草案内容反复打磨,并同步征求市人大、市高院、市司法局等单位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

4月29日,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若干规定》,6月1日起这一管理措施将正式实施。从提出立法议案到获得终审通过,仅用时4个月,体现了立法领域的“浦东速度”。

紧跟立法前沿

合力探索机制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这部管理措施将于6月1日起施行,浦东法院为此做了大量努力……

结合《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公约》《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公约》《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等国际条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修订内容,《若干规定》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创新完善实践细节,同时注重与《上海市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浦东新区促进商事调解若干规定》的协调,增强立法实效。

《若干规定》共18条,主要包括建设一站式争议解决中心、加强联动形成社会合力、优化配套服务机制、离岸约定管辖、新型争议解决方式和协作机制六方面内容,提倡非诉优先,推动调解、仲裁、诉讼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提高效率,实现“能调则调、适仲则仲、当诉则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线索提供丨自贸区法庭

本文作者丨万浩

本版摄影丨董雪皓

文字编辑丨曹赟娴

责任编辑丨陈卫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