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为西京研究院发表的第731篇原创文章,赵建博士的第689篇原创文章。

527政治局会议讨论了两个议题,一是如何振兴中部地区,二是如何严管金融产业。从会议的措辞中,我们可以窥见高层对地区和行业的偏好。中西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代表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国防的核心力量,简而言之,它们代表着“工农兵”,即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而位于东南沿海的高端服务业——金融,却依然是防风险攻坚战的重点关注对象。会议新闻稿中对金融产业整治的措辞之严厉、态度之坚定,似乎前所未有

三中全会前的所有高层会议都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因为它们可能为全会的主基调提供线索。有人或许幻想政策会有较大的转向,从维护安全和整治风险的严肃氛围,转向全面放松放权的大发展环境。然而,这种幻想可谓异想天开,低估了高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行业整顿、反贪反腐、风险防范、地方债务化解等,这些都还处在初始阶段,也是不能放松的关键阶段。或者可以说,这些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新常态,一个比我们想象的更持久的“新时代新常态”。那些认为“经济不行了,政治政策上很可能放松”,以及斗争和安全的主题将转变为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都低估了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伟蓝图所保持的战略定力

如果说以经济特区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是开放和发展的象征,那么以粮食、能源、重工业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则象征着安全与稳定。在当前国内外局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粮食、资源和实体经济才是稳定和安全的基石。而东南沿海地区那些带有西方色彩的虚拟经济和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有些人认为它们不能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反而可能带来巨大的不稳定性政治局会议以振兴中部为主题,不仅表达了明确的空间偏好,也反映了一种行业偏好。同时,这也意味着对东南沿海和金融业的某种态度。过去人们常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现在这种说法可能会受到批评。现在,金融业被视为实体经济的仆从,金融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不是相反。如果金融业做不到这一点,那么“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监管部门就会毫不客气地出手,要“敢于严字当头,敢于较真碰硬,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请注意,这不是暂时性或阶段性的运动,而是要长期坚持下去的新常态,“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金融从业人员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无论是振兴中部地区以巩固安全的基础,“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升粮食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进”,还是严管金融行业以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其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当前局势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需要建立现代安全观,即会议所提到的“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进”。切忌用传统安全观来看待现代经济,因为真正的安全是建立在开放、合作和交易的基础上的。试图封闭自守、闭门造车反而会带来最大的不安全。中国人口众多,体量庞大,必须融入全世界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与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