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9—10日

备受关注的2024天府端午龙舟会

将在新津南河及沿岸举行!

古礼集市、民俗手工集市

非遗集市

六大民俗活动

体验盛唐风情

开启穿越千年的民俗之旅

在新津了解天府文化

观龙舟赛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传

唐玄宗李隆基幸蜀时

诗圣杜甫

留居成都期间

曾到新津观摩龙舟竞渡

清代道光版《新津县志》更是明确记载:“五月五日,包角黍,悬蒲剑、艾虎于门,饮雄黄酒,城南竞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龙舟活动由县府牵头,商会、行会、袍哥等发展更多的民间团体分头筹办,花船增至50艘上下,龙船多到百余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成都”都还记得

端午划龙舟最早的印象是在新津

因为,新津率先恢复

端午划龙舟

这项传统民俗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恢复龙舟赛时,一是传统民俗吸引人,二是当时少有大的公共娱乐活动,所以成都人如潮般涌到新津。

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有些隔得远的周边区市县居民,天还没亮,就骑着自行车,或者邀约着亲朋好友步行赶来,只为感受新津龙舟会盛况。

宽阔的南河两岸人群密布,来得早的可以在河岸边占到一个好位置,相反来得迟的就只好移到半山腰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舟会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小吃,由原来的寥寥无几一下跃为会期亮点。每到节日,除内城之外,街头巷尾、两岸河边,摆摊的、挑着担子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

白天人山人海,晚上也是热闹非凡。南河水上有闪着灯笼夜游的花船;岸边有放河灯、朝河里给屈原甩粽子的人群;城隍庙、公园里有锣鼓声响的川戏;街上有热闹非凡的龙灯、牛儿灯、高脚灯……新津的龙舟会是各地民俗大荟萃,游乐群众摩肩接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以后

成都市的重大龙舟赛事

均转至新津南河举办

新津龙舟竞渡的影响力

得到进一步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3年

端午节

在上年基础上增加了“龙舟夜游”

“水上灯彩”“放烟火”等活动

还增加评比花船项目

活动增为5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年

新津举办了全国第三届“屈原杯”龙舟赛

来自全国11个省(自治区)的

26支龙舟队和新津本土28支龙舟队参赛

吸引了数十万

海内外游客观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7年

新津“宝山杯”全国龙舟会举行

设男子大奖赛冠军奖5万元

男女优胜赛冠军奖各3万元

成为历史上设奖最高的国内龙舟赛

这届龙舟会历时五天四夜

增加了多种文艺体育表演

其规模声势堪称历史之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

新津龙舟赛期间

同时举行了

“中国成都新津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

至2019年已连续举办了十届

先后有15个国家和地区100余支国际名校赛艇队伍来到新津

进行赛艇比赛的同时

体验新津龙舟比赛、抢鸭子

感受中华传统民俗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

国家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了

新津第25届龙舟赛

共有28支队伍参赛

是新津组织规格最高的一届龙舟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悠久的

新津端午龙舟会

还获得了

多项荣誉

1996年

国家体育总局便授予新津“全国龙舟活动先进县”荣誉称号。

2006年

新津端午龙舟会衍生出来的“龙舟号子”,被列入新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

新津端午龙舟会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

2009年

新津端午龙舟会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新津,过龙年端午#

与龙舟相关的端午记忆

还有很多很多

这项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活动

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新生

期待,今年

这场绵延千年的传统民俗

再现新津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