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来美国持续渲染“中国威胁论”与“台海冲突”等,以提升能够在相关热点地区快速应对潜在危机的能力为借口,妄图通过太平洋上环绕我国的众多群岛国家与我国台湾等,构建多边联盟杀伤架构,通过分散部署数以万计的作战部队配备移动攻击平台和导弹,与水下战争、自动化/自主战争以及远程防区外武器和攻击相协调,企图以此削弱我国能力。

一、多边联盟杀伤架构

美国将其在印太地区的联盟作为构建所谓战略优势的基础力量。其中日、菲、韩、澳就是美国在该地区4个双边条约联盟国家,与美国之间均涉及正式的共同安全承诺,无论是通过永久基地(日、韩)还是轮流/间歇性存在,均存在为美国军队提供准入的可能性。此外,虽然新加坡不是美国的条约盟友,但自1990年以来该国就通过法律协议允许美国重要的海军和空军轮流存在。这几个国家就是美国为针对我国而构建的多边联盟杀伤架构的重要组成,而我国台湾则被美国作为其多边联盟杀伤架构中的重要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1:美国印太多边联盟杀伤架构基本情况

结合上表可以看出,日、菲、韩、澳等地理位置优势、美军军事存在或自身军事能力,有助于加强美国在相关地区所谓潜在危机中迅速反应的能力,因此美国多年来持续加大推进与这些国家的联盟和伙伴关系,以构建多边联盟杀伤架构。其指向性与企图显而易见:

近可利用日、菲、韩等加强美国前沿部署,以快速应对潜在事件;

远则利用澳大利亚、新加坡作为后方基地与重要支点,提升生存能力的同时,提供作战保障;

利用美国及其联盟在印太地区多个地点的军事存在,大幅增加对手作战资源消耗的同时,使其还需考量在应对相关战区中的美军基地时所涉及的基地属地国家的反应,由此导致决策与打击等复杂化。

二、构建综合火力网络

除了通过增加中/低地球轨道卫星,加强卫星通信架构的范围与弹性,美国多年来还广泛与相关国家/地区分享其Link16数据链,增强与其信息共享能力,推动综合火力网络的构建,以将其整合进多边联盟杀伤架构中。印太地区Link16典型装备情况如下表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2:印太地区Link16典型装备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美、日、韩、菲、澳与我国台湾的诸多空、海、陆平台均装备了Link16,并且美国还在持续推进该数据链的装备、升级与分享。如,为我国台湾升级战术数据链,使其能与美、日、菲、韩、澳等国的作战力量与平台进行视距内深层链接。同时,美军还正在致力于通过星载Link16实现近乎实时的安全、高速和弹性的超视距战略级全球通信。

此外,美国还正在围绕如下多方面推进多边联盟杀伤架构的构建与综合能力验证等。

(1)加强与盟国的联合作战指控,如与日本建立永久联合总部(PJHQ)同步,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

(2)促成盟国间战略合作,加速其杀伤架构构建,如通过2023戴维营峰会,形成美、日、韩战略层面接触架构,在实时信息共享、导弹威胁、三边军事演习方面展开跨联盟合作;

(3)频繁开展大规模演习,如美日印澳“马拉巴尔”、美日澳法“珍妮·达克”两栖作战、美日澳“对抗-北方”、美菲澳空降夺岛、美菲“肩并肩”、美英澳“融合计划”等,加紧武器装备与战术战法的磨合,验证多边联盟杀伤架构能力以及对架构成员的掌控能力。

由此可见,美国野心勃勃,正在通过实现实时战术情报共享等,将盟国和合作伙伴整合到其多边联盟杀伤架构中,意图借助架构成员能力打造综合火力网络,弥补其在印太地区战力的不足。(北京蓝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