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贺子珍回家,一声熟悉的喊声把她吓了一跳,她连忙扭头一看,顿时惊呆了:“你是曾志吧?你怎么在这里!”

“是我!子珍!你没有看错,就是我!”

闻言,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

贺子珍和曾志相识于井冈山,她们是好朋友更是好战友。一见面,曾志便拉着贺子珍的胳膊左看看右看看,她可真惦记她,当年两人分别时,彼此也就20岁左右,如今再见,彼此已经年近40多岁。

“子珍,你还记得我们当年分手时的场景吗?”

“怎么会不记得!当年的一幕幕都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为了打破敌人的‘会剿’,红四军决定转战江西,1930年6月打回闽西,同一月,你就和老蔡去了厦门,在这之后,我们就天各一方,再也没有见过面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贺子珍说起当年往事,曾志也陷入到回忆中,当年她离开的时候,是抱着不安和愧疚的心离开的。

当年,陈毅要接毛主席回前委,毛主席临走前对曾志说:“我要回部队去了,路程遥远,子珍现在怀着孩子,显然是走不了的,她要留在这里,待我离开后,你要帮忙照顾一下。”

曾志还因为这事儿跟毛主席有了误会,毛主席说的“照顾”指的是让曾志工作之余后,能多关心关心贺子珍,曾志理解的“照顾”是,她要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贺子珍身上。

为此,毛主席和曾志还因为这事儿还有了争执,不过好在后来两人都说清了,解开了误会。

但是由于局势变化,曾志没有等到贺子珍生小孩,就跟蔡协民去了厦门。

“诶?咋没有看见老蔡?他干什么去了?这些年你们都是怎么过来的?”贺子珍迫不及待想要知道老战友的近况。

“唉,我呀,这些年过得很不容易啊,哈哈!”曾志朝着贺子珍露出一个很无奈的笑容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吗?那就先不说了,我们先做点饭吃,一会儿边吃边聊吧。”贺子珍说道。

吃完饭后,贺子珍和曾志躺在同一张床上,细细地谈起了别后的往事,虽然时隔近20年才能再次相见,但时间丝毫没有对她们的友谊造成影响。

曾志和蔡协民之间究竟发生了何事呢?为何一提起蔡协民,曾志就露出如此无奈的笑容呢?

蔡协民,又名蔡杰,1901年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的父母很看重这个儿子,即便生活十分艰辛,但他们依旧愿意送他去私塾读书,争气的蔡协民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沙湘江学校。

1925年10月入中国共产党。

蔡协民和曾志是在邓允庭的介绍下认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允庭是农军独立第七师师长,他是一位年近50岁的热情老大哥。他对蔡协民这位年轻有为的党代表充满喜爱之情,他觉得蔡协民身上有一股独特魅力。

蔡协民年纪轻轻,却对革命事业有着火一般的热情,他的热情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身边的人,只要他出现在那里,那里就会燃起一团火,那里的同志就可以拧起一股绳,形成一个有力的战斗集体。

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蔡协民和邓允庭便结下了深厚友谊,就连邓允庭的妻子陈香梅和他们的孩子晓平也都对蔡协民格外亲近。

一天晚上,陈香梅带着儿子晓平和曾志来师部找蔡协民。陈香梅这次之所以会带曾志来,也是有目的的。在一次聊天中,陈香梅发现曾志很喜欢蔡协民,她觉得他们很匹配的。

陈香梅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丈夫邓允庭,想听听丈夫的意见,邓允庭说蔡协民的妻儿牺牲在了老家,他现在身边确实没有人照顾,曾志是个很不错的人,确实可以介绍他们认识一下。

就这样,陈香梅便带着曾志来见蔡协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面后,热情的蔡协民给他们每人送上茶水,然后笑着问道:“香梅大姐,你难得来一趟,是不是找师长有事儿啊?我派人去给你找他?”

闻言,陈香梅摆摆手笑道:“不不,这次来啊,我不找他,我就找你。”

陈香梅眼带笑意看着蔡协民,刚要开口,邓允庭就从外面一步跨了进来,他环视四周,又看看坐在陈香梅旁边的曾志,他立刻明白了。

陈香梅对着邓允庭笑了笑,然后扭头对蔡协民和曾志说:“党代表,今天嫂子我想给你们当个红娘,我看你们俩挺合适的,你们互相也挺了解,我自作主张给你们牵个线,讨杯喜酒喝如何?”

陈香梅话音刚落,邓允庭便哈哈大笑起来说:“我同意!我看你们是非常合适的,一个在湘南,一个在湘北,南北沟通,千里姻缘一线牵么!再说了,你们郎才女貌,很合适的!”

邓允庭夫妇不知道的是,蔡协民和曾志早就心心相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协民在宜章年关暴动时第一次见到曾志,就被她的机智、勇敢吸引住了,后来在湘南大地火热而艰辛的共同战斗中,进一步了解到她外柔内刚的个性。

而曾志在与蔡协民频繁的工作接触中,也发觉蔡协民是一位老实可靠的人,他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更是让曾志十分心动。

就这样,在邓允庭夫妇的牵线下,曾志和蔡协民顺理成章走到一起。

蔡协民虽然比曾志大11岁,但他确实对曾志非常好,后来,曾志的好战友贺子珍也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蔡协民虽然比你大很多,但他如同对待小妹妹一样爱护你,总怕爱不够,疼不足呢!”

蔡协民和曾志的婚礼简单且朴素,热心的同志们把蔡协民的须发仔细打理一番,还给他换上一身干干净净的军装。婚礼由邓允庭师长主持,陈毅、胡少梅等人闻讯前来参加。

结婚后,曾志还意外见到来家找蔡协民的毛主席,也就是说,在认识贺子珍之前,曾志就已经认识毛主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知道蔡协民在老家有过妻儿,也知道他妻儿被敌人杀害的消息,如今见到曾志,毛主席不禁连声赞叹:“你们郎才女貌,喜结革命良缘,我衷心为你们高兴!”

可是,相处久了,人的感情是容易发生变化的。

后来曾志跟着蔡协民来到福州,福州的生活比曾志预想的还要糟糕。

由于局势紧张,曾志不得不把两个月大的儿子送给他人抚养,但是孩子到新家不久后便患上重病夭折了。

这件事给曾志和蔡协民带来很大的打击,尤其是蔡协民,他又想到自己那在老家的孩子,那被敌人无情杀害的孩子。

平时滴酒不沾的蔡协民竟然喝起酒来,看着丈夫痛苦的模样,曾志无能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是治愈痛苦的良药,一段时间后,蔡协民也渐渐恢复了正常,但是之前的打击还是对蔡协民造成了影响。

他开始变得斤斤计较,甚至有些无理取闹,一次,省委秘书处长黄剑津到军委驻地来找曾志聊天,蔡协民见状怒斥道:“我们的感情很深厚,你不要从中插足!”

蔡协民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黄剑津尴尬得不得了,蔡协民的做法引起曾志的不满,他们为此经常发生争吵。

没过多久,蔡协民又因种种原因被撤职,蔡协民提出想去上海工作,而曾志则提出想去福州工作,就这样,他们便“分道扬镳”了。

分开后,蔡协民始终惦记着曾志,后来他在陈冷才的帮助下买到从上海回福州的船票,来到福州后,他见到那日思夜想的熟悉面孔,蔡协民将在上海遇的一切全部告诉了曾志。

看着如此衣衫褴褛,如此狼狈的蔡协民,曾志十分难过。过了一会儿,蔡协民打开脏兮兮的布包,从里面掏出一块十分精致的布料,小心翼翼寄给曾志,他说:“这是我用买船票剩下的钱给你买的衣料,你拿去做件旗袍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志完全没想到蔡协民在最落魄的时候,还依旧想着她,就在她以为会跟蔡协民有个美满结局时,蔡协民却因叛徒告密,被敌方抓捕。

他遭到严刑逼供威胁利诱,但他临危不惧,坚贞不屈,7月在漳州英勇就义,当时的蔡协民才33岁。

1952年的冬天,毛主席收到一张来自洞庭湖畔的烈士画像,当毛主席看清画像上的容貌后惊讶道:“这不是蔡协民吗?”

顿时,毛主席思绪翻涌,他在画像上深情地题上两行漂移的字:“蔡协民烈士遗像,毛泽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