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基层干部身处一线,与人民群众接触得最广泛,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只有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创新理论“引”,让基层干部百舸争流“有方向”。理想信念是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委(党组)会第一议题专题学、干部培训系统学、线上线下联动学,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固本培元。狠抓党性锤炼,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定期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并通过组织干部进行党性分析、红色革命基地实地教学等方式,教育引导基层干部自觉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增强担当作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综合施策“育”,让基层干部百舸争流“有信心”。深入实施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赋能行动”,依托县级党校联动镇(街道)党校培训教育资源,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邀请党校教授、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开展专题授课,提升干部专业能力。持续深化“领导干部上讲台行动”,围绕市情区情乡情,组织处科级领导干部为基层干部授课,引导基层干部从发展大局着眼、从中心工作着眼补齐工作短板。同时深入实施基层干部“健康成长引航行动”,搭建“导师帮带”平台,按照“老带新、强带弱、上带下、城带郊”原则,由乡镇和市直部门领导直接对基层干部进行“把脉问诊”,为基层干部成长指明道路。

鲜明导向“用”,让基层干部百舸争流“有动力”。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各地要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拓宽选人视野,并根据基层干部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让他们在各自熟悉的领域发挥更大的潜能。要面向大战大考选用“战斗员”,注重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对党绝对忠诚、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要着眼事业发展选用“实干家”,紧扣本地发展任务,选用沉心静气抓发展、履职尽责在状态、实绩突出能服众的干部;要畅通能上能下渠道,对不担当、乱作为干部该下则下,真正让埋头苦干的有舞台,干出成绩的有奔头。

宽严相济“管”,让基层干部百舸争流“有勇气”。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确保干部敢闯敢试。容错纠错撑腰鼓劲。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正确把握干部出现失误、错误的性质,对受到不实举报的及时澄清,对被问责后态度端正、积极工作的大胆使用。正向激励提振信心。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策、待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并通过加大乡镇“五小”建设力度、规范统筹职级职数管理使用、推行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等,解决干部后顾之忧。从严监督净化风气。用好谈心谈话、提醒函询诫勉等手段,抓早抓小发现基层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决防止基层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黄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