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家门口的好学校”,淇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备教育资源,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唱响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

教育优先,把最优的资源给学校。先后投资5.3亿元建成投用中、小学校8所,启动新建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1所,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合理布局农村寄宿制学校,完成9所寄宿制学校的提质扩容。投资5000万元,完善仪器装备设施。投资900万元改造教室436个,安装护眼灯、更换可升降课桌凳等。投资725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2.0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县区级教育专网并成功接入市教育专网,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市县互联、校校互通”。

借力赋能,把最好的学校建在家门口。先后与国家级名校北京四中联手研学,与省级名校省第二实验中学、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合作办学。采取“名校+薄弱校”“名校+乡村校”“名校+新建校”等多种形式,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逐步提升薄弱学校、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组建7个教育集团,3个城乡学校共同体,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城乡全覆盖。同时,为进一步解决部分学校撤并后学生走读困难问题,县政府出资330万元,设立11条免费校车专线,满足学生入学需求,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优化师资,把最大的尊重给教师。筑人才根基,树名师品牌。依托“国培”“省培”及各类培训项目,建立完善县、乡、校三级教师培训体系。启动“育博”计划,定向培养培育本土博士。在全市首创中小学校长考试竞聘上岗制度,8名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走上校长岗位。实施“打造三品好教育,提振朝歌软实力”教师培训,组织校长、教师骨干300余人,赴北京等教育改革前沿地区学习交流。培养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名师等50人,市级326人,成立省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2个,全面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为全县教师特意定制“老师好”有声免费公交卡,重教兴学、比学赶超蔚然成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方案,建立城乡校长教师轮岗流动机制,全县每年交流轮岗教师比例均达到10%以上,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均达到20%以上,从根本上缩小校际间教育发展差距,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不同区域的孩子享受同等教育资源。

2022年全县中小学星级数字校园全覆盖,建成5所省级、42所市级数字校园标杆校,前进小学荣获省信息化教学改革试验校,淇县被确定为省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区。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齐支部书记,6个乡镇中心校和14所县直中、小学全部配齐了党支部书记。深化“党建+”建设,前进小学“初心”、太行中学“太行铸魂”、同济小学“朝歌红”等36个“一校一品”党建特色品牌亮点纷呈。“双减”政策落地后,全县中小学开设特色课程,课后服务全覆盖,逐步实现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人人有发展的良好局面。(淇县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杜习忠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