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五月的美国毕业季,纪念一代中国才女林徽因在美国文化古都费城拉开序幕,纪念庆典热潮绵延海内外,影响深远。费城是林徽因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所在的城市,5月和林徽因相关的纪念活动连续了四场,如同交响乐四大乐章此起彼伏。从5月2日开始,到5月18日,19日达到高潮。她的美国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在林徽因入学百年之际,自豪地为她追授其应得却久违的建筑学学士学位,以此纪念她作为现代中国建筑先锋的成就。100年后的今天宾夕法尼亚大学见证了她的优秀学子们报效祖国,为推动中国建筑发展走入国际化的巨大贡献。

本报深度采访了承办方执行人中图集团美国分公司总裁肖广禄先生和美国女神艺术博物馆馆长,著名雕塑家艾伦赵琼博士。将持续一个月的多场纪念活动汇总,以飨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序曲连绵:林徽因千瓣的花朵跨越世纪

5月2日,为了纪念这位“福州的女儿”,“第一代中国现代建筑师”,尤其为纪念林徽因诞辰120周年以及她入读宾夕法尼亚大学100周年,为同时庆祝福建省与宾夕法尼亚州友好省州关系15周年,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千瓣的花朵——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林徽因”主题展在费城市中心喜来登福朋酒店10层盛大开幕,活动一直持续至5月21日结束,后续将在纽约等地举办展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和中国建筑先驱;她是诗人和作家;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她是中国古建筑、景泰蓝等文化遗产的伟大守护者。

美丽的福州,是林徽因的故乡,福州坊巷的深处,有林氏家族的祖厝。2021年第 44 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之际,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以“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为主题,向大家展示了林徽因与福州古厝的渊源和她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承传所做的伟大贡献。林徽因外孙、原中国贸促会副秘书长于晓东先生,林徽因外孙女于葵女士等人曾来榕出席启动仪式并参观了展览。展览从故园福州坊巷中、壮怀激烈家国情、文化遗产守护神、一身诗意千寻瀑四个部分进行梳理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州是林徽因的故乡,这里滋养了她的精神血脉和文化之根,而宾夕法尼亚大学则是她人生和事业的重要驿站。此次展览,从福州跨越千山万水,来到美国费城,旨在让更多的人能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的“福州女儿”。

此次展览旨在向美国观众展示林徽因与福州的深厚渊源,以及她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杰出贡献。

在开幕式前,福建省艺术馆馆长陈秀梅女士介绍了展览的筹备情况,并对各方的支持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更向亲自到来的各界嘉宾,包括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江尔雄女士、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总领事黄屏大使、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副总领事钱进先生、中国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吴新斌先生、中国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副主任陈国全先生、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刘思一先生、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美国瓦萨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讲习教授万百安先生、美籍华裔著名油画雕塑家、美国女神艺术博物馆馆长艾伦赵琼女士、宾大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大卫DavidDettmann先生、美中企业总商会会长林明华先生等的到来表示感谢,这使开幕式更具意义。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林丽永女士主持了本次活动,并宣读了林徽女儿梁再冰女士的贺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吴新斌副厅长代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本次展览的背景和意义。他强调,希望通过展览,让更多人了解林徽因这位杰出的中国女性代表,以及她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的贡献,同时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美国瓦萨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讲习教授万百安先生作为中国思想史研究者,表达了对林徽因的敬佩之情。他回顾了林徽因的生平事迹,并特别强调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对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卓越贡献。他还表示,林徽因的一生体现了中美学者及学术界如何可以相互学习、互利共赢,他期待着未来中美两国能够回到友好合作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普大学法学院助理院长桑国亚(John Smagula)教授分享了他对林徽因的两点体会:首先,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现代女性的典范,她的独立性、智慧和自我成长,为下一代女性提供了启发和灵感;其次,林徽因的成功也得益于多元文化的熏陶,她曾在法国和美国留学的经历,开拓了她的视野,也启示着我们要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他表示,天普大学也秉持着包容开放的精神,提倡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鼓励女性不断自我成长和培养独立精神。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江尔雄女士、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总领事黄屏大使、副总领事钱进先生、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美国瓦萨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讲习教授万百安先生、美国女神艺术博物馆馆长艾伦赵琼博士、宾大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大卫(David Dettmann)先生共同为展览剪彩,标志着“千瓣的花朵”正式与美国观众见面。

剪彩仪式后,福建省艺术馆馆长陈秀梅女士向费城市议会全区市议员吉姆·哈里蒂(Jim Harrity)先生等来宾进行了展览导览,天普大学法学院助理院长桑国亚(John Smagula)教授担任中文翻译,详细介绍了林徽因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同时,福建省艺术馆非遗保护部主任谭雪刚、福建省艺术馆非遗博览苑副主任马灵、福建省艺术馆非遗传承人林润立、福建省艺术馆非遗传承人戴秀慈、美国银河会奖总经理林松等幕后工作人员也为来宾提供了展览导览服务。

“千瓣的花朵”展览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跨越世纪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林徽因的精神和贡献将继续激励着中美两国人民,促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脉相连:林徽因宗亲参观千瓣的花朵主题展和座谈会

美国时间5月18日上午10点,林徽因的外孙女于葵(梁再冰的女儿)、林徽因弟弟的孙女林红、梁启超的孙女梁红(叫梁思成伯父)、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曾孙女梁周洋等林徽因宗亲和宾大师生代表莅临展览现场参观并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林徽因宗亲代表畅所欲言,共同回忆林徽因的光辉一生,气氛热烈感人。于葵作为林徽因宗亲代表发言表示,此次展览活动的举办非常成功且具有重要意义,是来自林徽因故乡的问候和纪念,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林徽因的学术地位,并且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展览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林徽因。福建省艺术馆代表表达了福建人民对福州的女儿林徽因的尊敬和爱戴,希望林徽因在世界各地的宗亲能常回故乡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此次展览,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特别配套出版了《初见——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林徽因》书籍(中英文),制作了林徽因主题纪念邮票和首日封。观展时,林徽因宗亲在展览签名墙前签名、合影留念,并为书籍《初见——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林徽因》(中英文)题字签名。

此次活动得到了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美国分公司、美中企业总商会的大力支持。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美国分公司总裁肖广禄受福建艺术馆的委托,向林徽因宗亲代表赠送了纪念品。出席座谈的雕塑家艾伦赵琼博士谈到了林徽因生平图片在纽约等地后续的展览,以及美国罗丹国际艺术家基金会计划在费城为纪念华人学子学者的榜样林徽因和梁思成雕铸两件青铜塑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光时刻:毕业典礼上迟到的百年荣誉

2024年美国时间5月18日晚上18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年一度的常规毕业典礼上,韦茨曼设计学院特别举行了林徽因入学宾大百年暨建筑学学位追授仪式,向宾大毕业生林徽因颁发迟到的建筑学士学位,表达对她的致敬。林徽因外孙女(梁再冰女儿于葵)做为林氏宗亲代表上台领取了证书。这份迟来的学位记录着一百年前林徽因在宾大的求学艰难历程和对建筑学孜孜不倦的痴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授缘起于宾大韦茨曼设计学院对历史的拨反纠正。

林徽因和梁思成1924年秋入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当时他们都想攻读建筑学位。但彼时出于必修课有男性模特写生的美术课和传授施工技术的建造课等不适合女生的考虑,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只好在美术系注册。然而,她不但修了所有建筑设计课,学习了设计理论、绘画和建筑史,还担任了建筑设计的助教,学业表现优于多数男同学,在她的成绩单上,许多课得到“卓越”(Distinguished)等级的评分。林徽因1927年毕业,获艺术学士学位。返回中国后,林徽因和梁思成一道工作,为重塑中国的建筑史学、教育和实践做出巨大贡献。

1934年,宾大建筑专业才开始招收女生。自此,美术学院(韦茨曼设计学院在20世纪的原名)为之前在宾大学习建筑学的女性补颁建筑学学位,其中包括费城城市建设部第一任女主任乔治亚娜·波普·伊特曼(Georgiana Pope Yeatman)。但是,林徽因的情况一直被忽视,即使她完成了比同时期其他女学生更多的建筑学课程。

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Fritz Steiner)从2022年对林徽因的学位发起了调研和审阅程序,他认为“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她没有被授予学位的原因很清楚,就是她的女性身份。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错误,是时候来纠正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潮迭起:韦茨曼设计学院特别纪念庆典仪式

5月19日下午两点,美国藤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费舍尔美术图书馆四楼克莱曼讲坛大厅座无虚席,连走道了挤满了观众,一场别开生面的林徽因纪念庆典活动在宾大举行。楼下聚满了远道慕名而来的访客,当他们被告知名额已满,无法入场参加活动时,面露遗憾,仍坚持等待,希望能有机会进场赴约,和一代才女进行隔空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5月18日林徽因学位被宾大追授仪式只是毕业典礼的一小部分,韦茨曼设计学院决定5月19日举办专门的庆典活动,来特别纪念林徽因这位卓越的校友。选择她入学宾大百年这个时机,这也是主办方的良苦用心。整个会场,左右各有一片巨大的平板大屏幕,上面滚动播放着记录林徽因在宾大求学时期以及她人生中每个有纪念意义时刻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念仪式开始是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帕利讲席教授弗里兹·斯坦纳Fritz Steiner讲话,他特别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来龙去脉和林徽因作为杰出校友对宾大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会演讲者还有宾大建筑系主任胡如珊 Rossana Hu博士,副教授林中杰博士,宾大博物馆中国艺术策展人东亚艺术教授夏南悉 Nancy Steinhardt,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健康城市科学与规划责任教授王兰 Wang Lan,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 Wang Lifang,宾大建筑档案馆馆长威廉·维特克 William Whitaker和古城保护学者,哈佛CAMlab客座研究员张琴 Zhang Qin,以及林徽因家族代表于葵 Yu Kui女士。

宾大建筑档案馆馆长威廉·维特克还展示了在宾大的一些档案图片和手迹,并分享给参会者查看,引起现场一阵阵轰动。一百年前,宾夕法尼亚大学见证了中国建筑走向国际化的一个转折点。林徽因于1924年来到宾大,师从享有盛誉的设计教授保罗·菲利普·克雷特,学习美术学院派的建筑课程。在1918年至1941年期间,共有23名中国学生在这里的建筑项目中就读,成为后来被称为“现代建筑第一代”的最大一批学生。林徽因的宾大成绩单记录了她在宾大的优异学术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讲者和现场图片也把与会者的思路拉回过去漫长的一个世纪。返回中国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以及他们这些留美同学,创建了国内的建筑高等教育,致力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并设计了许多具有国家重要意义的建筑物。虽然他们的作品受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当时的美术学院教学法影响,但这些建筑师积极尝试融入中国建筑风格,后来在他们实验性的现代主义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这也是全国社会进步努力的一部分。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这些建筑师的开创性实践取得了成果。他们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在宾大的严格建筑训练,还体现了对国际现代运动的拥抱。他们为现代中国的建筑话语、城市发展和设计教育铺平了道路,而他们发起的国际对话也在21世纪的中国延续着。

宾大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士学位仪式是一份迟到的荣誉,更是对林徽因在建筑学术和辉煌一生的肯定和致敬。整个5月份庆祝活动见证了林徽因辉煌的一生。她先生梁思成按照其遗言,在她的墓志铭上,雕刻了林徽因自己最在乎的头衔:建筑师林徽因。宾大的这份迟到的学位是对她的亡魂最崇高的致敬和最有价值的慰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访林徽因故居

一百年前民国女神林徽因在留学宾大时曾住在费城的这个小楼,自1971年至今50多年由Debbie和她先生在此经营书店。与店主交谈,他们介绍到这个小楼分上下两层楼,有六七个房间,但现已查找不到当时林徽因所住房间的记录信息了。随着宾大在百年之后向这位传奇女性追授建筑学学士学位,来访的人士越来越多。

照片中是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纽约的肖总,他是福建省艺术馆代理美国林徽因生平图片展览的办方负责人。书店访问者还有美国女神艺术博物馆馆长、罗丹国际艺术家基金会副主席艾伦赵琼、美籍华裔作家胡曼荻。

美国罗丹国际艺术家基金会计划运作林徽因、梁思成的肖像铜雕放在费城林徽因百年留学旧居门前。

(特约记者胡曼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