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求太多,反而不利健康

心的浮躁百病之源。追求过多,把“想要的”变成了“需要的”。由于价值观的误导,事实上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要的”变成了“需要的”,“奢望”变成了基础性愿望。今天人们拼命“想要的”,多数是左顾右盼别人之后,盲目攀比得出来的,其实并非真正所需要。

为什么中国在经济发展后,各种慢性病,特别是癌症患病率开始飙升?这显然与我们的浮躁过多的奢望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营养需求过剩

疾病接踵而至

过去经济不发达,我们“想要”的无非是吃饱,白菜豆腐馒头令人饱腹而满足,很好地解决了营养“需求”,且那个时候人们也没有肉蛋奶的过量补充

所以,很少见到高血压、高血压、癌症的肆虐。当“想要”变成了“需求”,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人的需求简单地概括,只有这三点:活着健康自由

欲望太多了,人就劳累,就要累倒,就可能患癌。欲望太高了,人就贪婪,就可能犯法,就可能失去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顿好心,是保健首要

心宁静则五脏六腑皆安。中医学一直强调:“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为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可见,安顿好心,是保健的首要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如何安顿好心呢?星云大师《修好这颗心》一书,重点谈了如何“修心”问题,大师认为:“所谓修心,就是为心找一个可以安顿之处。”

笔者认为,对于老百姓,生活回归简单,才能安顿好心。人要回到原点,才能轻松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着眼于当下,着眼于今天明天。人不应该一直缅怀过去,否则会越来越消沉。

要学会让自己重新“归零”,把以前的记忆全部抛开,而只是乐对当下与未来。这样,心才能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会适应和改变

要学会适应与改变。因为时势比人强,天在变,社会在快速发展,过去很多天经地义的事,可能现在落伍了、不适应了,应该学会适度与时俱进,学会适应与改变。

在这过程中应该学会原谅自己与自己讲和,同时,也应该学会原谅别人。须知,记恨和固执都是毫无意义的,只能徒生苦恼与烦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大家要自我调整好角色。不管以前是管别人的,主持工作的,还是一家之主的,现在都应转向以保命为主

且要做好几个转变:

01

从过去的角色,向患者角色转化。

02

从过去的“革命”为重点向“保命”为中心转变。

03

从过去往往“较真”性急,到善于妥协慢节奏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学会和做好自我角色转变,这一点对所有的癌症患者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