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袁树军 李汉斌

滨州职业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坚持以防范化解学校重大风险为主线,建立健全“文化育人全面化、安全管理网格化、制度创新长效化、风险预警研判立体化、安全事故处理和风险化解多元化”五化防控机制。以安全文化为引导,通过文化熏陶,提高安全意识;以安全管理为基础,健全保障机制,明晰责任,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制度创新为支点,通过建章立制,编制责任网络;以安全风险预警研判为支撑,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工作动态预警机制;以安全事故处理和风险化解为目的,全面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学校先后获评山东省2023年度学校安全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滨州市2023年度全市校园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健全完善文化育人全面化

学校坚持把文化育人摆在工作重要位置,构建以校训“责任”为内核的安全文化,不断提升“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安全工作理念。开展领导干部“百场讲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通过“鲁彬之大讲堂”开展安全文化进校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服务功能、开展“心安城市”专家智库建设;设计包含“责任”要素的治安保卫处处标,创建“平安滨职”微信公众号,建设安全文化长廊;成立“戎耀滨职”国防教育辅导员工作室、组织开展“2024年学生校园文明行为规范促进月”系列活动等。通过学校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师生的安全素质得以提高,构建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大安全格局,筑牢校园安全思想防线。

健全完善安全管理网格化

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为主任的学校综合治理委员会,构建分工明确、运转协调、高效精干的校园安全工作网格化体系。严格落实平安校园建设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工作责任制。建立从校领导到师生员工的安全责任清单,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安全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建立“学校、院部(处室)、班级、宿舍”四级网格管理体系。按照“逐级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的工作模式,实现校园区域全覆盖、时间全天候、形式多元化的校园安全防控新机制,有效提高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筑牢校园安全管理防线。

健全完善制度创新长效化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全面梳理、修订完善校园安全工作规章制度,细化岗位安全职责,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考核,实行评优评先安全问题一票否决,着力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修订《滨州职业校学院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制定出台《滨州职业学院全面提升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滨州职业学院平安校园创建实施方案》《滨州职业学院安全风险防控和舆情研判实施办法》等制度,建立并推行安全“月、周、日”工作新机制、网格化管理工作新模式,健全完善风险隐患和敏感舆情分析研判机制,不断提升制度保障科学化水平,筑牢校园安全制度防线。

健全完善风险预警研判立体化

制定《滨州职业学院安全风险防控和舆情研判实施办法》,成立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风险隐患和敏感舆情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由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召集,遇有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随时召开。健全完善预警通报机制。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对安全隐患和敏感舆情分析研判后,宣传部负责对可能发生的敏感舆情发出预警提示;治安保卫处负责对风险防控发出预警通报。健全完善管控机制。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建立无缝隙、全覆盖的监管网格,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狠抓源头管控,做好重点人群、重要环节、重要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协调联动机制。依托警校共建,开展专项研判。健全完善处置通报机制。突发事件和敏感舆情处置工作结束后,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截至目前,召开了10次联席会议并发布预警通报10期,研判隐患200余条,建立整改台账,实行整改闭环管理,筑牢校园安全风险预警防线。

健全完善安全事故处理和风险化解多元化

健全安全事故处理和风险化解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协调依法处置,开展预案演练,不断完善方案预案,提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收集—交办—督办—解决—反馈”闭环式问题化解工作模式,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点对点”批转相关学院和处室,实施台账化管理,确保问题化解高效到位。加强校内协同、校地联防,调动各方力量,强化与公安、消防、城管、网信、社区等部门通力协作,确保风险隐患发现得早、防范得准、化解得好。建立学校法律顾问制度,聘用法律顾问参与学校管理。坚持“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理念,统筹学校发展和安全,坚决守牢“一排底线”,有效化解各类风险,筑牢校园安全隐患化解防线。

平安是基础,心安是灵魂,滨州职业学院将以“心安城市”建设为契机,聚心聚力聚智打造“心安滨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安全基础,为“品质滨州”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