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菜锅里”,当年东北野生动物丰富,当地人可是吃得不亦乐乎。

但是现如今东北的野鸡成群结队,在当地肆意穿梭,不仅破坏了农田,也对土地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当年的那些吃货们却不敢下手了,这究竟是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近现代,以来,野鸡就是人们眼中可口的“野味”。下乡知青为了改善伙食,经常设法抓些野鸡来品尝。

一旦抓到野鸡,知青们就迫不及待地将它们烧烤成香嫩的烤鸡肉,然后大快朵颐。后来,野鸡肉也流入城市,成为许多饕客愿意砸重金品尝的珍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80年代,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吃货们开始掀起一股寻找野味的热潮。野鸡、野兔、山鸡山鸭都成为城里新潮的食材。

其中以野鸡最为珍贵,价格一度被炒到每斤上百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野鸡肉这桩生意,许多人放下正常工作,变成“野味猎人”,日日进入山野,用各种陷阱和方法捕捉野鸡。

那一段时间,中国各地都出现了疯狂捕杀野鸡的局面,导致野鸡数量剧减,一度濒临绝迹。

面对野鸡数量的剧减,2000年,政府正式将野鸡列入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单,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规定,捕杀野鸡是违法的,无论吃或打伤野鸡都将受到严惩。行为较轻的需要缴纳数万元的高额罚款;严重者则会被判5年以上徒刑。

这使得野鸡猎杀活动大为减少。

在国家的严格保护下,野鸡族群终于得以恢复,甚至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野鸡的“变形记”

野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它们可以栖息的地方包括山野、丘陵、平原、沼泽地等。

东北地区冬天雪地漫漫,但野鸡早已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它们可以在积雪厚达一米的天气中活动自如,用爪子刨开雪地觅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次,野鸡非常擅长躲開天敌的捕猎。它们奔跑速度快,又具有短距离飞行的本领,很难被天敌捉到。

一旦发现危险的迹象,野鸡可以飞快逃窜,让敌人追不上。有时它们也会装死或者藏身草丛躲过一劫。

这些本领保证了野鸡不会遭受大量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为重要的是,野鸡天生就拥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每年春夏两季,是野鸡的主要繁殖期。

野鸡性成熟很早,一岁就可以开始繁殖。母鸡每次可以生产10-15枚蛋,每年可以繁殖2-3窝。

野鸡孵化期短,只需要18-20天就可以孵出小鸡。这些小鸡生长也很快,3-4个月就可以成熟,加入繁殖大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食物充足、天敌不多的环境下,野鸡可以迅速繁衍生息,数量呈几何级增长。

这就给东北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农户又爱又恨的东北野鸡

由于食物丰富,野鸡的数量在东北遍地开花。到了秋季,各类庄稼陆续成熟,就成为了野鸡们觅食的首选目标。

刚开始时,只有几只野鸡偶尔造访田间,啄食少量庄稼作为补给。农民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放在心上。

但很快,吃到甜头的野鸡就开始每天成群结队地袭击庄稼地,数目多达上百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稻米刚成熟没几天就被野鸡啄光;就连地里的各种菜蔬,也逃不过被野鸡掠夺一空的命运。

面对这“鸟灾”,农民们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年辛苦种植的庄稼化为野鸡的美食,无计可施。

野鸡的肆无忌惮不仅表现在吃光农民的庄稼,还经常跑进农户,和家养的鸡鸭争抢食物。

家养的母鸡还没来得及叼起嘴里的饲料,就被野鸡夺走了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农民们对野鸡大量破坏庄稼感到愤怒,但是老一辈的农民也明白,野鸡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逐步好转。

以前农村多用化肥农药,导致鸟类很难生存。现在政府推动环境整治,野生动物才有了生存空间。

虽然野鸡调皮捣蛋,但它们回归乡野,也是件让人欣慰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让农民最无奈的是,野鸡已经成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只能任它们糟蹋庄稼。

不仅仅是野鸡,在东北其他一些野生动物,也出现了类似泛滥的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野猪。

野猪泛滥

野猪是典型的东北物种,但早期受到过度猎杀,曾一度在东北濒临绝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90年代,全中国的野猪仅存2000头左右。为了保护野猪资源,90年代中期开始,野猪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

在此后20多年里,在保护下野猪数量逐渐恢复。如今中国野猪总数量已经超过100万头,其中东北地区更是野猪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成效。然而,野猪数量的反弹也给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这些野猪经常出现在村庄附近甚至农田里觅食。夜里是野猪活动的高峰期,它们有时会大举入侵村落,翻倒村民的垃圾桶寻找食物。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野猪还不断入侵农田,吃掉成熟的玉米等庄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野猪的食量很大,每次前来“掠夺”都会给农田造成较大损失。而由于其保护动物身份,农民基本上只能任由野猪入侵。

通过这起东北野鸡泛滥的案例,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保护野生动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过分保护野生动物,导致某些物种数量激增时,它们也会对人类农业生产等正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保护政策,企业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公众要自觉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野生动物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只有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时,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才能永续发展。我们应该为后代留下一个物种共荣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