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7日消息(记者 果君)“今年9月起,将面向2024级全体本科新生开设AI通识必修课。”5月25日,北京邮电大学举办2024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联合咨询会,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在同期召开的记者见面会上表示,2024年北邮本科招生及人才培养有六大亮点,包括新增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招生、未来学院“元班”招生计划将增至220人等。

据悉,2024年北邮将面向全国31个省份招生,招生计划总数为3900人,招生政策较往年保持总体稳定。徐坤介绍了北邮今年招生工作的六大亮点。一是面向2024级全体本科新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赋能的育人体系;二是新调整组建“智能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三是新增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四是学校基于教育部“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计算机“101”计划平台,创新“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选才育才机制,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五是未来学院“元班”招生计划增至220人;六是玛丽女王海南学院招生计划增至2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今年秋季入学新生采用的是2024版培养方案,该版培养方案不是原有培养方案的简单修订而是重构。”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卞佳丽介绍,重构的目的是要满足新质生产力和数字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重构遵循强情怀、强智能、强素质、强创新、强卓越的“五强化”原则,实施“六重构”举措,即重构思政教育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育体系和多元培养体系。

据介绍,学校面向所有专业,构建了“人工智能通识课+AI与专业交叉课程”的课程新体系,即在低年级开设人工智能导论、计算概论、设计思维、领导力与可持续发展等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在高年级开设AI与专业相关的交叉专业课程群(5-6门)。所有专业均设置“前沿交叉专业课程群”(5-6门),且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一门学校认定的“挑战课程”。同时鼓励专业开设面向前沿交叉新技术的微课,通过敏捷学习快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各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不超过160学分,留给学生更多“想与做”的时间。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续梅表示,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作为我国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信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北邮发挥独特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学校将通过持续强化高质量党建,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程、数字教育工程,实现在教学成果、科研经费、引育人才等方面的新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招咨询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果君摄)

据悉,同期举办的北京邮电大学2024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联合咨询会和北邮专场政策宣讲会,吸引了近4000名考生和家长参加。六十所京内外院校参与现场咨询,在招生咨询现场进行互动答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学们正在为前来参观的家长介绍自己的项目(央广网记者 果君摄)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