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明清两朝道教文学的不断演变下,《西游记》实现了全真化。《西游记》的全真化是《西游记》创作、接受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这一现象已经得到了柳存仁、陈洪等学者的关注,他们发表的文献都有力地推进了《西游记》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真教南传与《鸣鹤余音》的过往

元廷统一南方后,北方全真教把以文弘道的传统带到了南方各地。典型的例子一个是全真道士路道通获得南北各派道教宗师、高道、信徒、著名文士的支持;另一个典型事例,便是虞集和作冯尊师《苏武慢》以及全真教文学总集《鸣鹤余音》的编撰。

《鸣鹤余音》收录有朗然子的诗歌九首,朗然子诗和长筌子的和诗韵脚完全相同。由此可知,冯尊师即长筌子,著有《洞渊集》;金天瑞所云《洞源集》,应为《洞渊集》之讹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大辛卯为1231年,此时正值蒙古灭金前夕,蒙古人正长驱南下。这个来自燕赵之地的龟山长筌子,逃到了金朝的最南边-唐州泌阳(今河南唐河)。

从《洞渊集》所载《升堂示众》、《唐州长春观金莲会》两文可知,长筌子在泌阳已建观度人、开堂说法。虞集《《鸣鹤余音〉叙》开头即谓“会稽冯尊师”,是则,这个冯尊师曾经南下会稽:或者在宋元对峙时越境南下,或者在元朝征服南宋后到达会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致中编刊《鸣鹤余音》,目的有二:一是借助虞集的声望弘扬全真教,二是整合内丹南北宗,弘扬全真教。据统计,《鸣鹤余音》九卷本总共收录五百二十一首/篇词曲诗文赋赞,而以词为主体。这些作品的作者目前可考者总计四十人。

此外,便是崇道的宋仁宗,和作冯尊师词作的虞集,冯尊师追和其作的高道朗然子,降鸾的雷神辛天君。这一文学总集的作者构成显示,全真道士彭致中试图整合南北道教尤其是内丹南北宗资源,用以弘扬全真教。因此,《鸣鹤余音》可以看作是全真教文学总集。

道教典著 影响深远

《鸣鹤余音》的流传与《西游记》的全真化虞集追和冯尊师《苏武慢》以及《鸣鹤余音》在明代的巨大反响,对于《西游记》的全真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在明代的世德堂本《西游记》和清初的《西游证道书》中均有体现。

《西游记》对《鸣鹤余音》的引用、化用达八处,数量位居第一。其中四处用于回前诗,属于全文引用(略加删改)性质。如,第八回和第八十七回的回前诗,分别引用自冯尊师的《苏武慢》其五、其七,即虞集所追和的《苏武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者属于全词引用,只将最后一句话“免葛藤丛里,老婆游子,梦魂颠倒”改成了“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以符合本回情节逻辑;后者只引用了上阕,删去的下阕与本回关系不大。

这类引用,主要是配合情节,阐述本回所蕴含的丹道理念。其中四处用于对话,属于化用性质。如,第七十八回三藏与国丈的对话,即分别引用《鸣鹤余音》所载三于真人《心地赋》和宋仁宗《尊道赋》,用于展开宗教辩论,阐述丹道理念。

参考文献

①张仲谋《〈苏武慢》与词史中的理学体》,《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②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册,第417页。
③《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422册,第499页。
④《题冯尊师、邵庵先生所作词后》,《虞集全集》,下册,第1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