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以来,按照州委“抓落实、看行动、见成效”总要求,全州上下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氛围火热,广大干部群众“闯”的精神强、“创”的劲头足、“干”的作风实。为全景式展现这一个个生动场景,2024甘孜州贡嘎融媒州县联盟主题采访新闻行动启动,结合“万千气象看四川”主题采访,深入报道我州民族团结、城乡融合、民生改善、生态建设、文化保护、农牧产业、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的显著成果和典型经验,各级干部弘扬“忠诚、担当、敬业、奉献、团结”的新时代甘孜精神,在推动发展生态民生稳定工作中主动作为,落实有形、行动有力、成效有感的生动实践。

5月上旬,第二批采访团赴稻城、理塘、雅江3县蹲点采访。本平台即日起,继续推出“奋楫扬帆 绘就高质量发展甘孜画卷”系列融媒报道,在万千气象的细节中看甘孜的可期未来。本期,聚焦“向阳之地”争“光”筑“绿”,唱响“生态+能源”的可持续奏鸣曲。

晴空划过银鹰,透过舷窗俯瞰,在距离飞行目的地稻城亚丁机场愈来愈近时,座座海拔超4000米的绵亘雪山间,泛起一片波光粼粼的“蔚蓝深海”。定睛一看,数不清的光伏板似向日葵般向阳列阵,不仅给高高原的无垠草地披上了“银甲”,还悄无声息地汲取着金色强光、释放着汨汨绿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片蔚为大观的“光伏绿原”,便是首个“落户”稻城县的光伏电站——乐拉光伏电站,作为硕曲河古瓦水电站水光互补项目,由大唐稻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自去年11月底投产实现光伏发电“零”突破起,迄今已输送出“高高原绿电”近2亿千瓦时,超过可研设计值。

“向阳之地”水光互补“破局”

5月上旬,平均海拔4450米的稻城县邓坡乡山顶,寒风入髓,室外温度仅为零上3摄氏度。记者沿着通乡公路“七弯八拐”由山脚绕行至此,豁然开朗,42万块深蓝色的光伏板正“逐日追光”;部分光伏板下,紧紧螺帽、固固线头、排排隐患……还余30名工人在进行有关消缺的收尾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眼望去,“庞然大物”无边边际;近距离探访:整个大唐集团海拔最高的这一光伏项目,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历经全容量投产、并网传绿电,现下产能已过半、超出了预期,令一众建设管理者欣慰不已。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水光互补,想必是乐拉光伏电站给出的高亮“答案”。

甘孜州一直以来是远近闻名的“绿能富矿”。而全境海拔普遍偏高且地势起伏较为平坦的稻城县,是州内名副其实的“向阳之地”,太阳能资源年可利用小时数高达1800余小时,实属国内光伏资源富集的“第一梯队”。“但光伏发电毕竟‘靠天吃饭’!”该公司建设处主任张光耀直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随即“科普”道,光伏电站依赖太阳,光照足自然发电能力强,可当夜幕来临、降雨降雪、多云阴天,其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季节性等特点暴露无遗,大规模并网,会给电网安稳运行带来挑战;借助水电的灵活调节性能,恰好能破解这一困局。在此“机缘”下,乐拉与古瓦“牵手”。

场址相近、容量相当的二者,默契十足地提供了一份水光互补的稻城方案、甘孜南部样板。阳光是如何在二者联动下破局,上演一出变电之旅?在这里,被乐拉光伏电站场区捕捉到的一缕缕阳光化为一股股电流,通过9回集电线路接入升压站,再由全长32公里的220千伏线路汇于古瓦水电站。

不过,这也只是点亮千家万户的开始。输送至此的光伏电流经水轮机组快速启停及水库库容应时调节的加工,平抑波动而出。不仅如此,冬春季光伏出力大时正逢枯水期,水电站多储水少发电;用电高峰期,水电站再增大水电出力;互补的水光自此“打捆”并入四川电网,源源输出稳定的雪域绿电。

如今,“向阳之地”不再唯有水电默默支撑。在这片坐拥“雪山生态、史前文化、天文科研”3大世界级文旅资源的“炽热土地”上,阳光接过“电亮绿色经济”的新使命——稻城县清洁能源规划总装机规模8780兆瓦,光伏即达7000兆瓦;而现已投产的乐拉光伏电站总装机规模20万千瓦,开发率仅为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争“光”赋能向绿而行,云程发轫万里可期。在主动融入甘孜州清洁能源发展格局的进程中,乐拉光伏电站作为稻城县抢抓绿能发展机遇布局落下的“第一子”,其年平均发电量约4亿千瓦时,已可满足约12万户家庭年用电量需求,每年还可节约标准煤超1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2万吨。

特别有意思的是,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目前,“5G+”计划正在乐拉光伏电站内“全覆盖”地加速推进中。“基于5G信号、大数据、AI识别、数字化建模等技术运用,我们将逐步实现少人值守到无人值守的智能化运维。”电站运行值班负责人张幸润满是期待,“智”造让运维更便捷高效节约。

“今年下半年,乐拉光伏电站就将‘关门运行’!”张幸润解释,管理人员将在数十公里外的、位于乡城县境内的大唐集团乡城(得荣)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集控中心,依托智能采集和运维装置及资源共享大数据云平台,远程监控调度,做到精确化故障诊断、标准化运维管理、数字化派单消缺。

“光伏+”衍生“共赢”多业态

正午的阳光灼热,呷玛丁建全副武装地操作着器械,逐一摸排着光伏板组件的螺丝有无松动、支架有无断裂、阵列是否完好,同其他20多名工人一道对乐拉光伏电站进行最后一轮安装收尾消缺工作。一众人动作娴熟、速度很快,不一会儿,一个光伏板方阵便被“无死角”地检查排患完毕。

作为桑堆村里第一批到光伏电站“上钟”的村民,23岁的呷玛丁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通过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实现增收。“我家7口人,父母上年纪了,我又是老大,弟妹在上学,原来家里收入来源全靠每年采挖虫草,老天赏饭,时好时坏,日子过得紧巴巴。”呷玛丁建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早在乐拉光伏电站立项初期,稻城县与大唐公司共同谋划“实现地企业共赢”局面,尽量吸纳当地群众参与到项目建设运维中,并在施工合同上明确“当地用工比不得低于用工总数的50%”。去年建设高峰期,总用工800逾人,带动当地超580人就业,其中,大多为邻近乡镇农牧民,累计助其增收1140万元,远超合同约定比例。

“光伏电站刚开建时,附近村民都好奇得上山来看。”呷玛丁建提及第一次见到光伏板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一块块“蓝色板子”向阳而立,反射的阳光照得他一阵眩目;而正是眼前这一块块熠熠闪光的板子“照亮”了他的生活,参与修建营地、组装支架、清洗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算了笔账:从去年6月来此务工起,每天至少能挣200元,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到目前为止,已进账7万余元。家人的生活因此改善了不少,更令呷玛丁建欣喜地是,自己因此接受了多次培训和日常实操,组件支架安装、电缆电线接地等各类技术含量较高的“活儿”不在话下。

这只是当地群众的小账本,往大了算,建设这一占地4765亩的“水光互补”项目,既在建设期间为当地党委政府贡献税收4600万元,每年还能为稻城县带来稳定税源1100余万元,将持续25年。“清洁能源项目注重经济效益更应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稻城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些年,全国各地多产融合的能源发展路径越拓越宽,“光伏+项目”衍生的多业态协同模式层出不穷,大唐公司同样不甘于后,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形成了契合“向阳之地”开发场景的“光伏+就业”“光伏+放牧”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板上产绿电、进万家,板下增就业、促增收,板间长绿草、牧牦牛。畜牧也与光伏在这里交汇融合,唱响“生态+能源”的可持续奏鸣曲。项目建设运维现场管理人员何平介绍,乐拉光伏电站场址海拔超4500米,阳光强烈,不适合植被生长,可当地百姓却多以牧牛及采挖虫草、野生菌谋生。

“而‘牧光互补’模式能以生态修复功能守护草场牧场,成就彼此,实现双赢,何乐不为。”何平说,在光伏板的遮蔽下,风速和土壤水分蒸发量降低、土地保水率和植被覆盖度提高;同时,成群牛羊在光伏场当免费锄草的“义工”,消除电站部分安全隐患,可算是“奇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光互补也好,牧光互补亦然,不一而足的开发模式,只为丰富“向阳之地”能源产业结构的业态内涵、厚植“炽热之地”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当前,稻城县按照州委“加快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统一部署,聚力从“香格里拉之魂”的绿水青山间找到通向“金山银山”的路径:

谋划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规划,推进1400兆瓦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里浪65万装机、噶通白龙40万装机“1+N”项目纳入全州《2024-2026年度光伏资源开发初步实施方案》并取得开发权,开展稻城河省母乡下游河段水电站开发可行性研究……未来,“风光”绿满圣洁甘孜,势必将把川西北这片十余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屏障构筑得更加坚不可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2024年甘孜融媒第二采访团 李娅妮 冯丽娜 黄星洁 吴金芮 降央翁姆 黄冬花 志玛青错 吴霖昊 廖煜婷

编辑:杨雪

校对:向文杰

责编:毛莉泓

审核:肖宵

监制: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