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又出现了对小米SU7参数图片)的一些负面反馈。有博主和车主分享了他们对于车辆细节设计的不满,比如车内螺纹接口质量问题,以及实体按键在紧急情况戳破了车主大腿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反馈指出了设计上的安全隐患,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网友评论称,小米汽车的设计在安全性和人性化方面还有待提升,建议改进加装按键的设计,以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有网友评论说:

设计不够安全用心,不够人性化,小米那些加装按键不应该设计成突出的,尖尖的,而是应该设计成平整一点的和圆弧形的,就好很多。

花里胡哨的选配件,毫无安全可言,碰撞测试的时候他一个都不敢安上去。

当然,也有网友怀疑这些新闻是车主想蹭小米汽车的流量,小题大做。认为并不是小米汽车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存在这些负面声音,小米汽车的市场表现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新车1万辆,且计划在6月开启双班生产,确保年内至少交付超过10万辆,冲刺12万辆。这一消息无疑显示了小米汽车在市场上的强劲表现,尤其是在一个半月内完成万辆交付的速度,远超问界、理想和小鹏等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小米SU7 Pro版的交付周期为29~32周,而标配版和Max高配版的交付周期分别为29~32周和33~36周。这表明,即便面对一些质疑,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热情依然高涨。

为了应对市场需求和提升产能,小米汽车在北京经开区规划建设了整车制造工厂,一期工程预计于2023年6月竣工,年产能为15万辆。同时,雷军在最近的直播中积极招揽人才,表明了小米在智驾领域的决心,要成为该行业的领军者。

总的来说,虽然小米SU7面临一些设计和安全性方面的挑战,但其在市场上的表现仍然强劲。但如果小米汽车能够在产品完善度上做得更好,是不是也能消除大家对其“手机厂初次造车是否靠谱”的质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