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走进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丽缙高新区中德(缙云)绿色生态产业孵化园,据介绍,目前已有6家企业入驻标准厂房并投产,其中就有缙云招引的全国首家供应链上市企业怡亚通公司。

在丽缙高新区,像这样以国资为主导的已建、在建小微园共13个,全部建成后将形成总量约13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为好项目大项目的引育搭建起强大“蓄水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缙云县以打造“千亿级工业强县”为目标,将平台空间拓展作为关键支撑,做好用地空间的“拓、争、用、整”四篇文章,确保好项目来了就有地、马上能落地,全力保障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

近三年,全县累计拓展工业空间3923亩,出让工业用地3453亩,实现存量工业用地总量动态平衡。今年以来,全县新出让工业用地450亩,面积居全市第一,还有存量工业用地2580亩,计划年度新拓展1200亩、供地1000亩以上。

工业用地缺乏一直是困扰山区县加快产业发展的难题。为此,缙云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导向,有序拓展丽缙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两个缙云工业主平台。如丽缙高新区在2020年就确定高铁、西山沿、南区块“分期拓展、滚动开发”的基本思路,一期开发的2085亩高铁区块详细控制性规划于2023年获批,场地平整同步推进,特色产业园和重大招商项目博禧科技顺利落地。近五年,全县新供应工业用地4284亩,两个平台占到95.6%。

不仅如此,缙云将传统农业大镇新建镇洋山区块、壶镇姓汪区块等分别纳入两个产业平台,有序推进红狮、三都、雅施、高铁等新区块开发,真正实现“两园驱动”打造“万亩千亿”高能级产业平台。

为了让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一方面,缙云发挥价格杠杆引导作用,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由原来每亩22.8万元上调至36万元;另一方面,严格按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地,做好项目监管,提升亩均效益。2019年以来,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由12.5万元增长到22.5万元,亩均增加值由86万元增长到142万元。

对于低效用地,缙云则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由国资公司设立资产收购专项资金用于低效用地整治,同时对产出效益低下行业进行系统排摸,开展重点整治。近三年,全县累计整治提升低效企业353家,腾出用地空间3057亩。

同时,缙云推行“先租后供”招商模式,企业先租用标准厂房进行预生产,达到约定产值和亩均税收后再启动供地,确保将有限资源供给优质企业。2023年以来,累计落地租用厂房项目27个,占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总数一半以上。

此外,缙云紧抓山区26县特色产业平台建设奖励、跨省调剂等政策,努力争取用地指标支持。2023年以来,累计争取到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指标奖励169亩;缙云机床小镇通过命名验收并取得优秀考评,获313亩用地指标奖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来源:源新闻 麻萌楠 陈嘉锐 杨青青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柳梦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